城市更新再提速 贵阳朱昌安置房项目建设完工

城市更新再提速 贵阳朱昌安置房项目建设完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8 18: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28日清晨,贵阳观山湖区朱昌镇金湖路东侧人声鼎沸,随着朱昌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分房工作正式启动,这个总投资超31亿元、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的民生工程,正式向社会大众交出一份温暖答卷。

“建的真漂亮!”在小区入户大门处,前来参加分房的居民看着眼前崭新的小区难掩激动。透过航拍画面可见,17栋现代风格高层建筑错落有致,3.5万平方米绿化景观与喀斯特地貌相映成趣,幼儿园、日间照料中心、文化图书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走进社区内,2287个智慧停车位,无障碍通道全区域覆盖,一个现代化的居民小区俨然已初具规模。

“不仅施工周期紧张,要攻克的技术难题也不少。”为了打造高标准房屋,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家”,建设期间施工单位下了不少功夫。对此,施工方中铁八局三公司项目负责人戴明表示,朱昌项目所处的喀斯特地貌区,地下岩层呈现独特的“千层酥”地质结构,施工过程中遭遇的溶洞塌孔率高达42%,单桩最大钻深突破47.32米,相当于向下挖掘16层楼的高度。在施工初期,复杂的地质环境给团队带来严峻考验——地下水位最浅处距地面仅1.9米,个别桩基处理耗时超过168小时,施工团队如同在“地质迷宫”中寻找突破口。面对如此复杂的地质挑战,项目技术团队展开了系列技术创新:针对富水溶洞地层采用“旋挖钻+全钢护筒跟进”组合工艺,成功攻克了岩溶区桩基施工难题,为同类地质条件下的超深桩基施工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在主体施工阶段,通过“铝模+爬架”工艺与BIM全周期模拟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了“4天一层楼”的建造速度突破。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团队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叠合板安装关键技术研究》、《提高磷石膏条板安装拼缝合格率》成果,已成功申报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以前住的老屋下雨就漏,现在有电梯有活动室,社区服务站就在楼下。”小区内,首批到场的居民正用手机拍下新居样貌。作为当地民生工程代表项目,项目团队以过硬的施工实力助力群众居住生活环境改善,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幸福感和归属感。

今年以来,贵阳贵安认真落实中央政策“组合拳”,全面推进“一圈两场三改”战略部署,用好政策、资金、资源全面深化城市更新工作,出台2025年城市更新改造工作方案,计划投入超460亿元实现83.57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380万平方米城中村更新、24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焕新等目标。未来,该小区可解决周边1796户居民分户安置回迁任务,对于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促进意义。(王正录|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