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时节,穿行在竹山烟区,阡陌间新覆的地膜如银龙蜿蜒,田间地头的“红马甲”与农机共绘温情篇章。面对持续干旱的不利天气,竹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旱”为令,构建“农机减负、科技保墒、壮苗筑基、移栽突围”四维攻坚体系,用科技硬实力与服务软实力双轮驱动,在鄂西北大地上交出了一份抗旱保产的暖心答卷。
农机改造“轻装上阵”
“这台‘变形金刚’可了不得!”在柳林乡千亩烟田里,烟农涂远生操作着农机连连称赞,“往年起垄最费人力,今年用上烟草公司推广的改装起垄机,效率立马翻倍啊。”
针对传统起垄机能耗高、适应性差的问题,竹山县局联合农机公司成立技术攻关小组,通过优化动力系统、加装辅助把手调节装置,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改造后的起垄机有效降低干旱天气起垄难度,得到了烟农的广泛认可,为抗旱起垄和移栽奠定了坚实基础。
抢墒覆膜“与天赛跑”
“4月11日,各站雨情如何?”
“4月27日,县城在下中雨,各片区什么情况?”
企业微信群中,一条条消息陆续回复着。为准确研判墒情形势,尽早完成烟田覆膜工作,竹山县局建立“气象预警+动态调度”应急机制,利用微信群及时发布降水预报,成立“四个专班”下沉一线。对于今年新发展的产区,为稳固新烟农种植信心,楼台烟叶收购站还争取到地方政府9支“党员突击队”人员帮扶,采取“白天指导+夜间督导”模式,帮助烟农协调劳力资源,督促各产区在最佳覆膜窗口期迅速行动,必要时连夜抢铺地膜,确保“雨停人动、墒好膜成”。
培育壮苗“防患未然”
走进擂鼓镇集约化育苗工场,一排排绿油油的烟苗整齐健壮,技术员正组织专业化服务队员进行炼苗。针对当前严重干旱、覆膜滞后,烟苗成苗迅速可能影响移栽工作的严峻形势,竹山县局发布紧急通知,督导各产区做好苗床管理。“控水不断水、控肥不缺肥、控温防冻害、剪叶重消毒、炼苗要科学”五项措施多管齐下,抑制烟苗快长暴长,减少移栽时烟叶表面积,降低水分蒸腾散失,增强烟苗适应高温干旱的能力,经过“魔鬼训练”的烟苗俨然成为了抗旱“特种兵”。目前,全县烟苗壮苗率达98%以上,为抗旱移栽提供了优质种苗保障。
抗旱移栽“各显神通”
为全面打赢烟叶移栽“攻坚战”,竹山县局成立烟叶抗旱移栽工作领导小组、移栽督查组和工作组,落实片区责任制和驻点责任制,不分昼夜督办移栽工作推进,全力以赴抓实抗旱移栽保苗。
严格按照“避高温,孔稍深,洇足水,选壮苗,宜深栽,覆碎土,防害虫”的干旱移栽技术要点,在墒情不足、打孔困难的烟田推广鸭舌栽苗器,加派人手深夜寻找水源,与政府协调消防车、水箱等储水输水设施,一时间“移动充电宝”充斥竹山烟区的田间地头。同时安排专人抓实剩余烟苗管理,逐户逐块督办栽后查苗补缺,根据烟苗长势切实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确保烤烟栽得下、保得住。
从改造农机划出的笔直垄线,到纳米地膜锁住的珍贵水汽,从逆境淬炼的特种烟苗,到干土地上绽放的绿色奇迹,竹山烟草人用“时时在线”的责任担当,谱写“与天争时、与地争墒”的抗旱赞歌。
“半窖移栽破坚壁,银龙覆膜锁云霓,先锋专班田间立,旱魔退避金叶起!”正如这首顺口溜所言,这场智慧与汗水交织的抗旱实践,不仅守护了万亩烟田,更温暖了万千烟农的心田。下一步,竹山县局将持续深化“我为烟农办实事”长效机制,以优质服务驱动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图片由杨文奎、邰孟雅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