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竹山潘口乡,54岁的零售户万长平正通过新安装的"知音通"系统查看实时销售数据,手指在电子屏上熟练滑动:"以前全凭经验进货,现在系统自动分析需求,我这乡村小店也能玩转大数据了!"随着屏幕上的热销商品图谱不断跳动,她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自信的笑容。
面对数字经济时代乡村零售转型阵痛,湖北竹山县局以“知音课堂”为依托,通过数据筑基、智能增效、长效赋能三大工程,帮助32户乡村零售终端实现数字化蝶变,其中脱贫户占比达35%,走出了一条"数智赋能小店、小店撬动振兴"的特色帮扶之路。
数据筑基:智慧诊断解经营之困
位于竹山县潘口乡的零售店主万长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她的店铺经营一直难题不断。库存积压严重,进起货来也毫无规划,显得十分盲目,店铺的运营效率与周边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脱节现象。竹山县局据此构建了系统性改造方案:运用智能设备重构商品流通监测体系,通过创新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社区服务生态。改造后的店铺不仅显著提升了空间利用率与商品周转效率,更延伸出农产品代销、便民服务等复合功能,逐步演变为连接城乡消费网络的重要节点。
智能增效:数字工具破发展之局
"点击这里查看热销图,红色区域就是畅销商品。"在竹山县金岭村的“知音课堂”里,客户经理正通过视频连线,与数十位乡村客户进行着生动的场景化教学。屏幕上,热销商品的数据一目了然,红色区域如同跳动的火焰,引领着市场的风向标。针对乡村客户数字素养薄弱的特点,竹山县局积极创新,推出了“三式教学法”:开发方言版操作短视频,用最亲切、易懂的语言,让客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熟悉的乡音快速掌握数字工具使用技巧。制作“数智便签”这些便签上,简洁明了地标注了数字工具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极大地降低了乡村客户学习数字工具的难度,据统计,使用“智慧便签”的客户,其数字工具操作熟练度提升了约30%。推行“互问互答,相互交流”的教学模式,在“知音课堂”上鼓励客户们积极提问、互动交流。增强了客户的参与感和兴趣,也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以更加贴近乡村客户实际需求的方式,助力他们跨越数字鸿沟。
长效赋能:数字生态育内生动力
翻开万长平的“数智成长手册”,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她的学习轨迹,整整13次的培训笔记,见证了她从数字小白到数智达人的华丽蜕变。随着数字生态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万长平也迎来了她的转机。
上个月,万长平利用所学的BI数据分析技能,对店里的消费数据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分析。她发现了一些之前未曾注意到的消费趋势和顾客偏好,于是果断调整了货品结构,优化了商品陈列。这一举措立竿见影,单日最高销售额竟然突破了13000元,创下了她开店以来的历史新高。
看着平板电脑上的销售曲线图一路飙升,万长平的眼里闪着光,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她深知,这一切的改变都得益于数字生态的赋能和长效的技能培训。如今,她已经不再害怕智能设备,而是将它们视为自己拓展业务、提升销量的得力伙伴。未来,她将继续拥抱数字时代,用数智技能为自己的乡村小店注入更多的内生动力。
从数据盲猜到智慧经营,从单打独斗到产业协同,竹山烟草用数字钥匙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新图景。正如零售户万长平在数字化经验分享上所言:"这些智能系统就像不会休息的'数字掌柜',让我们乡村小店也能站在科技前沿,以"数智星火"燎原之势,点燃万千乡村零售户的致富梦想,谱写出一曲传统行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图片由钟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