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报告指出,随着全球金融状况收紧,以及经济政策、贸易政策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高企,全球金融稳定风险已显著上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料图)
报告显示,自2025年2月以来,美国陆续宣布的关税措施,特别是4月2日公布的超预期加税计划,引发了全球风险资产的大规模重新定价,股票、货币和债券市场的波动性显著上升。各国纷纷作出回应,进一步推高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紧张情绪。IMF指出,伴随全球金融状况的全面收紧,全球宏观金融领域的增长下行风险已明显上升。
根据IMF模型评估,当前全球金融体系面临三大突出风险:
首先,尽管近期市场经历波动,但美国等主要市场的股市和企业债券估值仍处高位。随着经济增长预期下修,资产价格可能进一步大幅调整。
其次,金融体系内部的杠杆风险加剧。对冲基金和资产管理行业的杠杆水平持续上升,与银行的关联度也进一步加深。一旦非银行金融机构因市场波动被迫大规模去杠杆,可能对提供融资的银行体系造成连锁冲击。
第三,主权债务风险持续累积。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主权债务总额已达到全球经济产出的93%,而十年前这一比例仅为78%。债务负担沉重的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未来在债务再融资和新增财政支出方面将面临更高成本和更大挑战。
此外,IMF特别警告,重大地缘政治事件,尤其是军事冲突,不仅可能导致股市大幅下跌、主权风险溢价上升,还可能通过贸易和金融渠道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溢出效应,加剧市场动荡。
面对日益上升的金融稳定风险,IMF在报告中呼吁各国政策制定者采取果断行动。报告建议,各国应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市场正常运作,同时强化对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特别是针对高杠杆风险和交叉关联风险的管理。各国应全面、及时且一致地执行《巴塞尔协议III》和其他国际监管标准,确保银行体系拥有充足的资本与流动性缓冲。
对于主权债券市场,IMF建议发达经济体通过控制债券发行规模、强化中央清算机制、减少对手方风险来提升市场韧性;新兴市场国家则需通过加强债务管理框架、明确发债与偿债策略,发展本国长期投资者基础,以缓解外部融资压力。
在应对地缘政治风险方面,IMF敦促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加强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前瞻性识别潜在冲击,提前部署应急措施。
同时,IMF强调,在当前高杠杆、高互联的全球金融环境下,继续深化多边监督与强化全球金融安全网建设,对于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至关重要。在这一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各国必须高度警惕金融体系脆弱性的累积,防范小范围压力演变为广泛系统性危机。及时、协调、有力的政策应对,将是全球经济维持韧性与复苏前景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