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车都是一年内首次违停的,后台系统会发短信提示他们驶离。”近日,在上虞区曹娥街道江西路上,当地综合执法局曹娥中队执法人员正在开展违章停车专项行动,拍照、上传系统、张贴提示单,动作一气呵成。市民们因此更支持城市管理工作,满意度也大幅上升。
针对人行道违法停车治理难题,上虞区综合执法局打破传统“一刀切”处罚模式,推出“首违免罚”政策,累计发送温馨提示1000余条,共有600余位车主通过完成整改免于行政处罚。同时,当地坚持“疏堵结合”思路,通过增设便民车位、智能预警提示、强化宣传引导等,大幅减少违停现象发生。
“违停少了,门口就畅通了,生意明显好了许多。”上虞百官街道步行街商铺店主刘女士对这套温暖管理“组合拳”点了个赞,“一条小小政策,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对店铺经营发展的支持。”
“首违免罚”,映射出了城市管理的精度与温度。近些年,在青春之城建设主战略引导下,上虞区综合执法局以“监管精准化、服务法治化、治理协同化”为目标,创新推出“枫桥式”护企优商模式,通过构建“三个一”工作体系,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最优区。
“即‘一事一标’监管机制、‘一品一特’服务模式、‘一链一闭’治理路径。”上虞区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该模式下,当地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最优区的实施方案》,构建了集“强化监管职责、规范涉企检查、优化执法方式、坚持数字赋能、加强执法监督、健全服务体系、优化人文关怀”于一体的“七位一体”监管执法服务工作体系。
聚焦涉企执法痛点,上虞综合执法局试点“四色分类”管理模式,构建企业“健康画像”,并实行“年度计划报备+动态清单管理”双轨机制,检查频次下降20%,落实“首违免罚”“轻微不罚”124件次,涉企处罚金额同比下降28.3%,政企互动效率显著提升。
在服务企业上,该局又推出“暖心化”清单,建立“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链”,在线办理信用修复192条,开展“今在上虞、守望相助” 城管进小区活动,接受处理群众投诉79件,协调解决小区内部及周边市容秩序问题104个,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群众幸福感持续提升。
“园区内企业多,检查也多,生产多少会受影响。”上虞杭州湾工业园园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系列改革下,企业实现轻装上阵,发展脚步越走越快。
目前,上虞区“枫桥式”护企优商模式成效显著,企业评价满意率达97%,相关创新举措获省级领导多次批示肯定,“宠物(犬类)监管一件事”连续入选浙江省群众“天天有感”微改革项目等。未来,上虞区将继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法治化、数字化、协同化赋能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