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制”让中国物流跑出路企协作加速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18 13:3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4-18 13: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15日15时30分,一列满载瓷砖的“一单制”铁水联运班列从粤港澳大湾区肇庆站鸣笛启程,经广州南沙港换装海运后,将直抵京津冀经济圈核心枢纽天津港。这标志着我国首条贯通粤港澳大湾区与京津冀地区的“一单制”铁水联运物流新通道正式开通,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区域经济协同注入强劲动能。

助力物流运输效率的跃升。传统物流模式下,多式联运因涉及铁路、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往往面临巨大挑战。运输企业需要针对不同运输方式分别签署合同、生成单据,导致信息割裂、管理复杂。客户频繁面对信息不对称、运输衔接不畅等问题,既浪费时间,也增加了物流成本。“一单制”的核心在于打破运输环节间的“信息孤岛”,通过一张运单贯穿整个运输链条。这种“简化到极致”的操作,不仅降低了运输协调成本,也让货主体验到了“物流快车道”的便捷。对于企业而言,这意味着更快的货物流转和更低的管理成本;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则是物流体验的全面升级。

降本增效让企业轻装上阵。从“各管一段”到“一单到底”,企业省出真金白银。过去,公路、铁路、水运的运单互不相认,企业每换一种运输方式就得重新办手续、交押金,费时又烧钱。而如今,全国30个省市试点“一单制”,国铁集团、港口集团、物流企业数据互通,电子运单全程“一码溯源”,单证成本大大降低,真正让企业收益。尤其在当前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这类实实在在的成本优化,能让企业腾出更多资金投入技术升级或市场拓展,真正实现“轻装上阵”。

服务升级以需求为导向的务实创新。过去,多式联运产品往往由运输企业主导设计,客户选择空间有限。而此次改革明确提出“提供多种组合产品”,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在95306平台上灵活匹配铁路与航运线路。例如,珠三角电子产品出口企业既可选择“中欧班列+波罗的海航线”的陆海快线,也可选择“沿海铁路+东南亚航运”的短途组合,运输方案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定制”。2025年,区块链存证、5G物联网追踪已成标配。比如成都国际班列的“中欧一单通”,货物从重庆果园港出发,经铁路到欧洲,全程温湿度、位置实时更新,客户在波兰就能用数字人民币在线结算,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

国铁集团试行多式联运“一单制”,不仅是对传统物流模式的一次创新,更是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目标的一次积极响应。从提升物流效率到优化运输结构,从促进智慧物流到彰显中国标准,“一单制”展现了其深远的战略意义。未来,我们期待“一单制”模式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为建设现代化物流体系注入更多动能,让中国物流行业更高效、更绿色、更智能,为全球物流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刘洋、姚睿)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