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简称综治中心)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桂花街道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构建“法治+网格+智慧”三维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效能实现系统性跃升。通过整合资源打造“一站式”矛盾调解平台,构建全域覆盖的“全要素网格”服务体系,叠加智慧化治理手段,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效率提升、问题处置提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治理温度。
法治引领:构建矛盾化解“全链条”机制
桂花街道将法治思维贯穿于矛盾纠纷化解全过程,通过整合综治、司法、信访、公安等4个职能部门资源,高标准打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三室一厅”(综合协调室、矛盾调处室、心理咨询室、群众接待大厅)、社区“两站两室”(网格工作站、民情工作室)等阵地,扎实推进“中心吹哨、部门报到”、“一网二巡三联”(网格化管理、视频巡查+治安巡逻、公安社区联动+矛盾纠纷联调+综治力量联合)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乡村两级平台运行机制,坚持一个窗口对外,实行全面跟踪服务,坚持做到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监督、统一归档,做到了“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流程调解到底,一个机制监督落实”,形成“县乡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2024年以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2件,办理12345热线工单94件,12345热线响应速度同比提升40%,真正让群众“只进一扇门,解决所有事”。
网格筑基:织密服务群众“神经末梢”
在郑营社区,网格员赵亚莉的工作日志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居民的大小诉求:代缴医保、调解邻里纠纷、排查安全隐患……这正是桂花街道“全要素网格”治理的缩影。街道将辖区划分为4大网格、26个基础网格、11个专属网格,277名党员网格员下沉一线,网格员化身“政策宣传员”“民情收集员”“矛盾调解员”,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打造“丽莉枫桥工作室”、“巾帼工作室”等特色群众性调解组织,充分发挥网格员、“五老人员”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特殊作用,从源头预防矛盾激化,抓早抓小化解邻里纠纷。2023年以来,网格员主动发现处置各类群众诉求315件,办结率达98.6%,切实提升了群众生活满意度。
智慧赋能:打造数字治理“最强大脑”
依托智慧指挥平台与“雪亮工程”,覆盖重点路段、水域和区域,实时监测治安动态,快速响应突发事件。通过“信服通”APP、网格微信群等数字化渠道,网格员“指尖上报”,综治中心“线上处置”,居民诉求实现“线上接单-线下处置-闭环反馈”全流程管理,问题解决提速80%以上。针对宅基地纠纷、邻里矛盾等多发性问题,街道建立“一社区一专班”工作机制,实行矛盾纠纷“三色预警”管理。例如:郑营社区网格员通过“信服通”APP上报张某某与汪某某宅基地纠纷后,社区综治主任何进生带领专班48小时内完成现场丈量、调解协议签订,避免了矛盾升级。这种“发现-研判-处置-回访”的闭环机制,真正实现“矛盾发现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如今的桂花街道,“丽莉枫桥工作室”和“巾帼调解室”里的协商声、网格员走访的脚步声、智慧平台的提示音交织成基层治理的和谐乐章。接下来,桂花街道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科技手段为支撑,让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成为基层治理的大事,用法治的力量守护群众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