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落实县委“产业富民”发展战略,把烟叶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党建工作作为烟叶产业发展的引领、保障和动力源泉,着力构建了“党建+烟叶”一体融合促进的工作格局,形成了政府支持、企农连心、效益连增的良好发展态势,打造了安山乡车头村等烟区综合体,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烟叶富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创新共建机制,“联合体”赋能治理“新效能”
(图为车头“烟稻轮作”示范片)
新宁县局(分公司)依托“支部建在烟站”优势,强化烟站支部与村支两委、合作社、乡镇党委等基层党组织联系沟通,探索建立车头村烟叶产业链党建联合体,聚焦“基本烟田与基本农田、烟叶产业与粮经作物、烟农增收与乡村振兴”三方面关系,以“烟田共建、设施共享、主体共培、技术共构、产业共融”工作举措,引导烟草产业链各方有序参与烟田粮田管理,推动打造车头村党建业务融合示范点。明确“共商试点平台、共享党建资源、共同解决困难”的党建共建机制,集中党员力量开展QC课题创新、专利发明等,着力破除生产难点、业务堵点,支部自身先后建成“烟草行业标准化烟站”“全省系统示范党支部”“全省系统先进烟站”“2022-2023 年度邵阳市青年文明号”“新宁县清廉文化示范点”等,支部同志所牵头的QC课题获2023年度全省系统一等奖,QC小组获“湖南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打造党业融合、技术培训、生产服务为一体的前沿阵地。
创新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群众“全天候”
(图为党员在车头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新宁县局(分公司)搭建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体系,县局党组成员带头,推行“领导联站所、支部联片区、党员联网格”,推动党建“进业务、进基层、进岗位”,支部统筹协调村委、合作社、农户,联系乡镇、气象、烟基等政府部门有序参与烟田粮田管理,支部同志集“党员、技术员、烟基员、服务员”四责于一身,将党员服务网格全面嵌入烟田、粮田线上线下“一张图”管理,5名党员在辖区4903亩数字信息一体化的“数字烟田”中始终保持“人员在网、服务在线”,对政府和市局线上反馈的异常预警、烟农求助等突发情况,支部党员(烟叶技术员)能够快速线下“接单”,“一对一”现场反应处置,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全局联动,群众随手报诉求,党员限时解难题”,党员植保“120”、烘烤“110”服务有力确保生产全过程监测动态化、流程管理精细化,党建小网格撬动基层大治理的“新宁实践”初步形成。2024年,车头村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市场”模式,种植烤烟1331亩,实现“千亩烟稻轮作”连片,收购烤烟3712.6担,烟农户均收入达28.14万元,真正实现“一亩田、三担烟、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
创新融合形式,“烟旅融合”助推打造“产业综合体”
(图为车头村道路)
近年来,新宁县局(分公司)以“一村一方案、一户一计策”的主动施策,探索“烟旅融合、烟企融合”新发展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烟叶产业和本地特色多元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烟农增收特色产业,为烟区发展、烟农增收注入新动能,形成“服务全局”与“做强一域”的良性互动。近年来,新宁县局(分公司)探索“烟叶+N”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帮助车头村村中道路提质改造、美丽乡村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形成“烟稻公园”、烟草文化体验馆、烟后稻米加工厂、榨油厂和烟旅产品、安山豆腐体验馆等一批本地特色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在全市打造出首个宜业宜居宜游的“烟叶+”多元产业增收综合体,“烟、粮、菜、养、旅”融合发展有效带动本地居民就业、创收增产,同时带动车头村成为新宁旅游“打卡地”。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前来参观旅游的游客达到1万余人次,拉动当地消费200余万元,带动解决村民就近就业300余人。车头村先后获评“全市最美乡风文明村、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荣誉称号。
百舸争流竞湖湘,乡村振兴展新章。新宁县局(分公司)以党建为帆,引领安山乡车头村实现蝶变。在这里,金叶与稻浪共舞,传统与现代交融,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通讯员: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