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宁乡:“三化”融合,“智”绘现代农业新画卷

长沙宁乡:“三化”融合,“智”绘现代农业新画卷

来源:鲁网 2025-04-11 16: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乡村振兴与现代化农业的浪潮中,长沙宁乡以“机械化、数智化、专业化”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不仅让烟农告别“靠天吃饭”的困境,更是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机械化生产:降本增效的“硬核武器”

“以前种烟,最怕的就是起垄施肥这几天,全家老小齐上阵,一天下来累得直不起腰,还赶不上进度,也达不到技术标准。现在有了这台大家伙,只要扶着方向盘,一天能干完过去几天的活儿!”站在自家烟田边,种了十几年烟叶的李大爷指着正在作业的起垄-施肥一体机,黝黑的脸上满是笑意,“关键是这机器整出来的垄又直又高,肥料撒的又深又匀,烟苗长得齐刷刷的,收购价都比往年高出一截!”

(起垄施肥一体机田间作业现场)

他坦言,最初对机械化作业心存顾虑,担心机器是不是好操控、会不会压坏烟苗,或者覆膜够不够严实等等。但在参加完烟站、合作社联合组织的宣讲会、看完现场演示后,他认识到:“机械作业真是又快又好,烟草公司还培训了专业的机耕手,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近年来,长沙宁乡市烟草专卖局积极响应国家局农机农艺融合的号召,打造“合作社综合服务中心+农服4S店”农服新模式,打通农机进村入田的“最后一公里”,为田间生产配备了起垄-施肥一体机、覆膜机、新型开沟机、培土机等,加快机械化生产进程。

(小型覆膜机作业现场)

“以起垄-施肥为例,传统每亩需要投入3-4个人工,而一体机每天可完成数十亩作业,效率提升近10倍,成本也减少了50-60元/亩,这些‘大块头’可真是我们的得力帮手啊!”种植大户唐大哥激动地说到,“机械作业省力又省心,明年我还想再多种几亩烟!”

数智化转型:构建“云上烟田”新生态

走进喻家坳乡金醇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伟临理事长正在用手机查看育苗大棚的实时数据,“我们现在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实时看到附近十几个大棚里的数据,哪个大棚的哪个地方有问题,都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处理问题的及时性,可以更精准的对棚内烟苗进行养护,提高壮苗率。”

(刘理事长在用手机查看育苗大棚的数据)

刘理事长口中的“新技术”,是一款名为叫“数农源选·云大棚”的APP,有了它,大棚里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气压、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都能被实时监测,叶苗长势也可以同步追踪。目前宁乡烟区已全面覆盖“智慧大棚”,相关负责人和技术员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烟苗状态,跟踪各项措施落实情况,且监控系统能实时捕捉异常数据提前预警,大幅提升育苗管理水平,“这简直就是配备了一个‘24小时管家’!”

“过去育苗全凭经验,现在靠数据说话。”技术员易晓璇指着手机屏幕上的烟苗长势,“有了这个系统,让我们突破了巡察指导育苗大棚的时间、空间限制,将巡察效率提升了200余倍。除了育苗大棚,烤房也搭载了物联网自控仪,以‘智慧烘烤’APP为平台,让烟农实现‘一部手机烤好烟’!”

(育苗大棚里搭载的监控系统及温湿度自动记录系统)

科技发展为了人民,科技创新服务于人民。每一次技术迭代的齿轮转动,都在编织更美好的未来图景,在数智化转型的引领下,农业生产更智能、更高效,这一古老的产业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生活富足的美好画卷。

专业化服务:全产业链的“金牌保障”

“以前种烟是自己挑担子走路,每个环节都要操心,现在可不一样了!”烟农张大爷笑着说,“我们不仅有更智能的烟基设备,还有专业的植保小组、农民烤师、分级队员,在他们的服务和帮助下,我家每亩烟田比之前多赚了近千元呢!”通过资源共享、技术服务,不仅解决了烟农“单打独斗”的难题,更推动了烟叶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前自家分级烟叶,既费时间又分不好,现在把烟叶送到合作社的分级点后,整个过程由专业的分级队包办,分的又快又好,还省去了储存和运输的麻烦,比过去轻松太多了!”

当前,长沙宁乡市烟草专卖局以合作社为依托,逐步构建起了覆盖育苗、植保、采收、烘烤、分级的全流程专业化服务体系。这一体系通过资源整合、流程优化,显著提升了烟叶的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成为助力烟农增收和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支撑。

(专业化烘烤出炉的“黄金叶”)

“服务队的队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合格后才上岗的,专业化服务不仅是为了提高效率,更关键的还是可以带动烟农增收。”横市镇黄金叶种养专业合作社朱理事长谈到,“像我们的专业化烘烤服务,把烘烤损失从以前的10%降到了5%以内,专业化分级大大提高了分级纯度,烟叶收购的均价差不多每公斤高了2块钱呢!”全产业链的专业化服务正不断让宁乡烟叶成为乡村振兴的“黄金叶”,真正实现了烟农增收、产业增效的双赢局面。

在宁乡的田间地头,正用机械化、数智化、专业化“三化融合”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面朝黄土”到“云端管理”,从“单打独斗”到“专业护航”,这场变革不仅让烟农的腰包鼓了起来,更让传统农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如今,宁乡的乡村,无人机盘旋、传感器闪烁、数据实时跳动,每个农户都能共享这时代发展的红利,一幅智慧农业与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这片土地不仅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更在书写着中国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孟 凡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