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贺兰山的风依旧清冽,宁夏银川市的天色尚未破晓。环卫工人吴新爱已经结束了两个多小时的清扫工作,她笑着说:“肚子饿了,嗓子也干,但只要看到驿站的灯亮着,心里就踏实了。”早晨7点,骑手刘鲁阳骑着电动车穿梭在街头,开始了一天的配送工作。他的储物箱里放着一张被翻旧了的“宁夏工会职工驿站分布图”,上面用红笔标注了十几个驿站的地址。“跑单最怕手机没电、没热水、没地方歇脚,现在工会驿站里啥都有。”刘鲁阳说。
宁夏各地成立宁夏工会职工驿站,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包括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环卫工人等解决“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给劳动者提供了一个歇脚、充电、取暖、避暑、学习、维权等服务。截至目前,宁夏各级工会已建成1034个工会驿站,累计服务劳动者超50万人次,成为服务职工群众的重要阵地。
早期的工会驿站主要提供饮水、充电、临时休息等基础服务,随着劳动者需求的多样化,驿站功能不断升级。
在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职工驿站,外卖骑手张梦婷熟练地用微波炉热好早饭,又从医药箱里取出创可贴处理伤口。“以前只能接杯水,现在连热饭、急救、手机充电都能解决,还能免费领到劳保用品。”她说,“工会驿站就是我们的‘娘家’。”类似的功能齐全的驿站在宁夏并不少见,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的“司机之家”为货运司机提供淋浴、洗衣服务;吴忠市利通区的“骑手驿站”配备了智能快递柜;固原市原州区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在冬天提供姜汤和暖宝宝。
不同行业的劳动者需求各异,宁夏各地的工会驿站也在探索“个性化服务”。银川市西夏区“骑士驿站”定期邀请心理咨询师为骑手、快递员提供心理疏导;吴忠市利通区驿站的“法律微课堂”帮助网约车司机马师傅成功讨回被平台克扣的5000元收入;中卫市沙坡头区的驿站配备了血压仪、血糖仪,方便货车司机和环卫工人监测健康。此外,为满足夜间工作者的需求,宁夏工会推动197家驿站实现24小时“不打烊”服务。银川市兴庆区的代驾司机刘师傅说:“凌晨两三点送完最后一单,能有个地方喝口热水、充会儿电,真的特别暖心。”
宁夏总工会采取“工会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模式,整合资源扩大服务覆盖面,许多驿站建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环卫站点、加油站等地,方便劳动者就近使用。爱心企业也积极参与:中卫市沙坡头区驿站由本地枸杞企业赞助,常年供应枸杞红枣茶;吴忠市红寺堡区驿站与连锁超市合作,提供免费早餐券。工会驿站不仅是休息的地方,也是工会联系劳动者的重要窗口。在这里,劳动者可以便捷地加入工会,享受更多权益保障。银川市快递员小李因车祸受伤后,工会帮他申请了医疗补助并协助维权,最终获得合理赔偿。“以前觉得工会离我们很远,现在才知道,加入工会真的有保障!”小李感慨道。
“累了,就来驿站歇歇;有困难,就找工会帮忙。”宁夏工会驿站的灯光,让城市记住了每一位劳动者的付出,也让“工会服务在身边”从口号变为触手可及的温暖现实。(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