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4月7日电(记者 潘一侨 王茹) 近日,在中国国际时装周(春季)主秀场上,一场以非遗四川·百城百艺|盐边傈僳族服饰为主题的服饰大秀惊艳亮相,掀起了一股东方美学风暴。整场大秀以“穿在身上”的先锋理念,让传统与现代在时尚的舞台上碰撞出绚丽的火花。
在秀场上,模特们身着渐变彩虹长裙,穿梭于虚实交织的舞台,重现了傈僳族“采七十七山花制衣”的古老传说。除了传统傈僳族服饰的展示之外,整场秀还融入了高定礼服和成衣环节,设计师巧妙地将民族元素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每件作品都仿佛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谷艳,攀枝花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盐边傈僳族研究会会长,向我们讲述了傈僳族服饰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据她介绍:“傈僳族的服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我们的衣服是77座山的花朵,腰带是天上的彩虹,百褶裙上的白色和红色相间代表着99条江柱和12座群山,下面的白色纹路则象征着祖先来时的路。”谷艳表示,此次参加中国国际时装周,就是希望让民族服饰回归生活,把传统文化穿在身上,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西班牙国际服装设计大师Gabriel Torres全程观看了这场服饰大秀,他对中国的民族服装与国际时尚元素的完美融合大加称赞。他表示:“这正是未来中国服装的发展方向。我们需要融合多元要素,让传统与未来趋势、当代审美相得益彰。”Gabriel认为,这场大秀不仅展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也为国际时尚界提供了新的灵感和方向。
姜植元是本场时装大秀的设计师之一,毕业于中央圣马丁男装设计专业研究生,曾任职于Burberry秀场团队、VICUTU秀场负责人、爱慕集团设计顾问,现为独立设计师品牌LABVALID主理人。他分享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傈僳族的衣服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用布做的腰带把身子裹起来。这个特点为我设计的一件战壕风衣提供了重要灵感。”姜植元还提到,他在设计中融入了圣罗兰的设计理念,将民族元素与现代时尚完美结合,让衣服不仅具有穿搭的可能性,还具有多功能性。
姜植元对中国的文化在国际时装设计中的影响力充满信心。他表示:“其实很多国际品牌和设计师都曾借鉴过中国的元素,但我认为,未来中国文化一定会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我会用我的余生去探索和传播中国文化。”
这场以非遗四川·百城百艺|盐边傈僳族服饰为主题的时装大秀,不仅展示了傈僳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完美融合。通过这样的展示,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看到了中国时尚走向世界的无限可能。
(剪辑:潘一侨 安雪莹 实习生 编辑:刘世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