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七星关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通过古茶产业振兴、林下经济拓展等创新实践,推动绿色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让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动能。
古茶产业"香飘四海" 千年茶韵激活乡村振兴
临近明前茶采摘期,走进七星关区亮岩镇太极村,满山的茶树肆意铺展,层层叠叠,鲜嫩的叶芽在微风中轻轻颤动,等待一双双巧手开启它们新的旅程。
亮岩镇太极村茶叶基地
亮岩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罗恽介绍,太极村古茶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如今已成为该镇一个绿色产业和致富产业。现在,亮岩镇共有古茶树13万株 ,其中太极村拥有7万多株,是太极茶叶种植的核心区,更是太极贡茶的发源地,被授予“古茶树之乡”称号,获得“茶王”奖、“中茶杯”第十二届国际鼎承茶王赛金奖等50余奖项。
尤其,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亮岩镇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启动新品种选育程序,逐步建立了千亩古茶种植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形成生产加工一条龙,大力发展古茶产业,并积极打造古茶交流平台,推进茶旅融合,进一步把茶产业做出规模、做出特色、做出品牌、做出效益,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林下经济"多点开花" 森林资源焕发新生机
时值春分,正是春耕备耕的农忙时节,也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七星关区拱拢坪国有林场的防火安全,成了护林员——张建、张忠、张华兄弟三人最牵挂的事。44年来,三兄弟与林为伴、视林如家、爱林如子,守护着毕节人的“天然氧吧”。如今的拱拢坪国有林场绿意盎然,从180亩到5万多亩,黄土蜕变林海,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
护林三兄弟
近年来,依托良好的林场资源,七星关区全力打造林下经济产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争取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等方式,以林场场部为中心辐射展开,发展林下经济,切实做到促“绿”生“金”。
“如今,我们已经成功打造了以拱拢坪林场为核心的集培训、观摩为一体的‘万亩天麻、百亩黄精、年出栏七彩山鸡10万羽的特色养殖林下经济产业园区’。2025年我们有新的发展动作,新引进贵州乾施恩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亿元发展林下淫羊藿种植5000亩,贵州森之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6911亿元建设标准化天麻育种基地100万平方米。”。区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启荣介绍,新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丰富拱拢坪森林公园的绿色产业业态,推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碳票交易破冰启航 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
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七星关区实现重大突破,成功发行全省首批林业碳票碳票面积3020.9亩,监测期碳减排量林业碳票24767.38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根据最新全国碳市场每日综合价格行情收盘价87.62元/吨计算,预计经济价值达到217万元(具体交易价格以贵州省环交所当日交易价格为准)。
黄启荣介绍,2024年七星关区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82.4万亩,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9.38亿元。从林间到舌尖,从资源到资产,七星关区正构建起"林业碳汇+林下经济+生态文旅"的立体发展格局。
深化“两山”转化路径,持续推进林业碳票工作、壮大林下经济规模、强化生态文旅融合、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七星关区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推动绿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邱雪|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