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绘”春耕“新”图景 “赏花经济”为乡村振兴“景”上添“彩”

智“绘”春耕“新”图景 “赏花经济”为乡村振兴“景”上添“彩”

来源:央视网 2025-03-31 15: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

记者来到了长沙县农事服务中心,走进这个车间,最吸引人的就是码垛机器人。我们可以看到,每当它的机械臂灵活地舞动一次,就有5个育秧盘被整齐地堆叠了起来,整个动作可谓精准又流畅。现在在这里,有了机器人这样一些高科技的助力,这里一天能够产出秧盘24000盘,效率比之前足足提升了3倍多。

码垛机器人快速产出育秧盘,接下来就进入智能育秧的后续环节。在传统育秧方式中,催芽往往需要三天。而在这座智能育秧工厂,催芽仅需两天便能大功告成。随后,这些经过催芽的种子会被转运至育秧大棚,在这里也是高度智能化的。

在育秧大棚完成基质土壤装填等前期工序后,秧盘便会被转移至育秧车间。

来到这个育秧车间,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秧苗都已经坐上电梯了。在立体循环育秧架上,一盘盘绿油油的秧苗坐着升降梯轮流接受光照。架子上还装有智能传感器,把温度、湿度等信息实时显示在大屏上。同时,还可以用手机进行远程操控,根据秧苗长势自动进行补光、喷淋。

在智能工厂高效催芽、大幅提升产量的加持下,育秧设施的效能也发挥到极致。眼前这6台高大的循环立体育秧床整齐排列,每张育秧床能轻松摆放6000多盘秧苗,这座面积仅5736平方米的育秧棚能满足超1万亩的育秧需求,15天就能出苗插秧。

今年,湖南长沙县计划种植早稻35.5万亩。目前,当地64条智能化育秧流水线已全面运转,育秧智能化率高达84.5%。

重庆巫溪:桃花进入最佳观赏期 吸引游客赏花踏青

烂漫春光好,赏花正当时。这两天,重庆巫溪县的桃花进入最佳观赏期。不少游客趁着晴好天气来到这里赏花游玩,体验乡村游的乐趣。

这是巫溪县峰灵镇谭家村的一处冬桃种植基地,眼下,这里的桃花粉嫩娇艳、烂漫如霞。桃林里,蜜蜂飞舞,微风吹来,芳香四溢。游客们穿梭在花海中拍照留念,感受浓浓的春意。

盛开的桃花不仅扮靓了春天,更带动了“赏花经济”。据了解,谭家村的桃花花期可持续到四月份,这段时间,这里每天都会接待大批游客。

峰灵镇谭家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天杰称:“每天吸引了大批的游客过来体验观光,我们充分利用冬桃,春赏花、夏采摘、秋体验,来带动收入,盘活整个产业和经济。”

甘肃民勤:如约而至 沙漠水库迎来大批候鸟

甘肃红崖山水库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中下游,处于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包围之中,这几天,红崖山水库迎来灰雁、白鹭、红嘴鸥等大批候鸟。

灰雁在水面上游弋觅食,悠然自得;白鹭时而伫立桥上,时而与苍鹭展翅齐飞。据了解,红崖山水库所在的石羊河流域是鸟类重要的栖息地和迁徙重要停歇地,每年3月左右,大量候鸟从南方越冬地开始返程,途经这里补充能量或繁殖。随着水库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库区鸟类聚集最多时可达到100多种4万多只。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