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技术创新绘就乡村振兴“金色答卷”

数智赋能:技术创新绘就乡村振兴“金色答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3-27 10: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科技如春雨,润物细无声。一叶知秋意,数智焕新生。”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传统农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近年来,竹山烟区立足烟叶产业优势,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发展主线,全面推动烟叶生产向智能化、精准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围绕“科技筑基,装备升级,数据赋能,服务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数字农业发展新路径。

科技筑基,打造智慧生产新范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围绕科技筑基,近年来,竹山烟区以科技引领,区域协同、绿色融合为主线,围绕新品种选育集成,精准施肥模型构建,“烟-粮-菜”轮作模式探索,叠层装烟技术探究,高海拔烟区科技示范验证,主推技术优化推广,构建起攻关-推广-优化-融合四位一体的科技管理体系。以科技筑基,打造智慧生产新范式。

装备升级,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围绕装备升级,竹山烟区重点打造烟叶生产精准作业装备群,推广起垄覆膜一体机一百多台,作业效率提升3-5倍;建设山地轨道运输系统,解决山区运输难题;配置植保无人机同步引进社会化飞防作业,飞防作业覆盖率较上年度翻一翻;改造生物质燃料烤房近百座,同步部署物联网烤房三十余座,为精准农事提供数据支撑。

(图为竹山烟区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

数据赋能,构建精细管理新格局

“指点键盘种地,手挑屏幕收耕”

围绕数据赋能,竹山烟区深化应用“烟叶信息管理基础软件”“烟技通”“全国统一烟叶生产经营管理平台”等平台,推进烟叶生产技术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探索“掌上”智慧种烟新模式,实现生产数据即时看、过程管理更高效、烟叶质量可追溯、生产技术云培训。在烟叶收购环节建立质量溯源系统,为每包烟叶生成唯一数字身份证,实现从"田间到车间"的全程可视化监管。以数据赋能,构建精细管理新格局。

(图为竹山烟区推广的物联网烤房)

服务创新,培育数字烟农新群体

"昔日锄禾汗满襟,今朝掌上智耕耘”

围绕服务创新,竹山烟区创新构建“三位一体”数字服务体系,一是建立"空中课堂"培训体系,以实训模拟12个生产关键环节场景,以数字培育烟农示范户近百户。二是完善预警服务机制,通过短信平台实时推送气象预警、病虫情报等信息。三是开展"数字技能下乡"活动,年培训新型职业烟农近百人次,让传统烟农成功转型为"新农人"。

(图为竹山烟区开展职业烟农“空中培训”)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人拉肩扛”到“云上智控”,今日竹山正以数字技术为笔,以创新生态为墨,绘就一幅“金叶飘香、数智赋能”的现代农业新画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竹山烟区将继续深化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让"数字红利"更好惠及三农,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样本"。

(图片由牛浩 刘卫星提供)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