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起点构建中乌命运共同体的历史维度”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更高起点构建中乌命运共同体的历史维度”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 2025-03-18 13: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3月18日电(记者 宋平) 2025年3月17日,“更高起点构建中乌命运共同体的历史维度”国际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中乌两国的专家学者,就中乌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历史基础、文化合作及未来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会议不仅为推动中乌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学术支撑,也进一步促进了中乌在文化、学术等多领域的务实合作。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秉忠指出,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正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中乌关系步入新阶段,将在更高起点上构建中乌命运共同体。陕西师范大学将在中国与中亚“加强文明对话”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文化教育优势,展现出创造力、行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表示,新形势下中乌双边关系正在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稳步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确立了建立建设命运共同体的新目标、明确了全方位互利合作的新任务、共同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新挑战。探讨历史维度下的中乌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可以为中乌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齐约·阿扎马特·哈米德·乌格尔院士强调,乌中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可在历史合作研究的基础上增进两国交流与合作,增进互相支持与理解,推动构建中乌命运共同体。

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于骏指出,构建中乌命运共同体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两国人民共同心愿。中乌双方在发展振兴道路上相互支持、彼此成就,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增进民心相通,为构建中乌命运共同体持续筑牢根基。

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执行主任吴颖钦指出,要坚持以元首外交为引领,坚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夯实民心相通的根基,坚持筑牢安全合作之盾,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书写两国新时代相互成就的新篇章。

研讨会围绕“中乌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新维度”、“中乌文化合作”、“中乌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历史维度”等双方共同关心的议题展开。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乌兹别克斯坦文化部文化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新疆社会科学院、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的近百位中外专家,共同探讨新时代中乌历史文化合作与命运共同体建设。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中乌两国在历史文化领域的合作意义深远。此次合作不仅彰显了丝绸之路文明研究的深化与历史记忆的共享,还顺应了新时代文明互鉴、重塑文明对话模式的要求,并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契合,进一步巩固了两国间的文化纽带。会议为中国-中亚峰会机制注入了实质内容,为推动中乌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对深化中乌全方位合作、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地推动了中乌在学术、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会议由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乌兹别克斯坦研究中心承办。

(实习生万焯燃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