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市场化机制撬动能源高效配置,推动产业绿色升级。通过政策引导、能效提升、结构优化等举措,宁夏银川市西夏区以用能权改革为突破口,节能降碳成效显著,2024年重点企业能耗总量同比下降超34%,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达72兆瓦,绿色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西夏区率先出台《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构建“双碳”目标下的政策体系。通过市场化交易机制,企业节能降碳成果可转化为经济收益,形成“减排者受益”的良性循环。
“用能权改革让企业从‘被动控能’转向‘主动创效’,我们通过技改节约的能耗指标可参与交易,直接反哺技术创新。”西夏区发改局负责人表示。目前,宁夏石化汽油结构调整与质量升级等21个节能改造项目目前已建成投产,实现年节能量4.5%。
聚焦水泥、石化等高耗能行业,西夏区以“四大改造”为抓手,推动企业能效对标提升。目前,辖区重点企业用能预算执行率达80%以上,绿色转型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充电桩明显增多,开电动车越来越方便,城市‘绿意’更浓了。”西夏区加速布局新能源基础设施,分布式光伏覆盖工业园区、公共基础设施等领域,目前辖区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达72MW;电动汽车充电桩增至586个,未来,重点景区、交通枢纽将实现全覆盖。
电力系统升级同步推进,典农220千伏变电站顺利投运,八一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宏图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项目有序开工,银川经开区“绿电园区”项目持续推进。“共享储能电站并网后,可‘削峰填谷’缓解电网压力。”吉洋绿储项目负责人李振宁透露,200MW/400MWh储能电站将于6月调试,为西北新能源消纳提供样板。
“改革的核心是让市场‘指挥棒’更精准地引导绿色投资。”西夏区发改局局长马珍表示,西夏区将深化用能权改革,严控“两高”准入,新项目需通过碳排放综合评价,能源要素优先支持低耗高效产业;拓展绿证交易,鼓励企业跨省购买绿证核减能耗,探索与周边省市开展用能权交易;建设“绿电园区”,依托储能电站、智能电网打造零碳示范园区。
(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