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陕州:焕活景区经济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三门峡陕州:焕活景区经济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鲁网 2025-03-13 13: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豫西三门峡市陕州区地坑院景区,翠竹林便利店曾是一家平平无奇的传统小卖部。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如今已成功转型为集旅游服务、文化推广、助农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点,这背后离不开三门峡市陕州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助力,店老板吉秀也由此探索出“小店带乡村、文旅促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

“文旅融合”突破传统经营模式

地坑院景区凭借独特的黄土高原窑洞民居,每年吸引超50万人次游客。但早些年,景区周边商铺同质化严重、服务单一,吉秀的小店也面临经营困境。

2024年初,三门峡市陕州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客户经理杨博在走访市场时,注意到了吉秀的小店。他主动找到吉秀,分享破解发展困境的建议:“吉老板,景区发展得这么好,咱们可以借助文化和服务为小店转型。用文化包装商品,提供贴心服务留住游客,肯定能让小店生意更上一层楼!” 杨博的话,给吉秀带来了新思路。

随后,杨博陪着吉秀一起做市场调研。他们走访来往游客,详细了解游客需求和对景区周边商铺的期望。基于调研结果,杨博建议吉秀升级店铺,打造特色板块。

2024年6月,吉秀将店铺升级为“地坑院便民商店”,保留日常商品销售的同时,打造了三大特色板块。“非遗文化角”陈列着陕州剪纸、捶草印花布艺等地坑院特色手工艺品,还附上文化背景介绍。

“没想到我也能亲手制作剪纸!”乙巳蛇年元宵佳节,一位来自广东的游客被精美的陕州剪纸吸引,到店服务的客户经理杨博和吉秀邀请游客沉浸式体验剪纸制作。在他们的指导下,游客成功剪出图案,兴奋地表示这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乡味特产区”精选周边农户的农产品,如苹果、柿子醋等,包装融入地坑院元素。杨博还帮忙联系专业设计师,设计出既美观又凸显地方特色的包装。“智慧服务台”提供景区导览、线上购票等便民服务。杨博协助吉秀对接相关技术平台,确保服务台功能顺利实现。

店铺改造后,人气大增,月均营业额增长40%,带动周边20余户农户增收。

“便民枢纽”激活乡村经济活力

杨博深知景区的客流优势,他和吉秀商量,要把小店打造成连接游客与乡村的纽带。

2024年夏季,当地鲜桃丰收却滞销,杨博得知后,和吉秀一起联系当地合作社,在小店设立“助农专柜”。通过公司联系物流企业,争取到优惠的运输价格。在两人的努力下,通过助农直销平台售出2万余斤鲜桃,农户户均增收超3000元。

同时联合乡镇劳动保障所,在小店设立就业信息站。3月初,村民张某来店里买东西时,提到想找工作,杨博和吉秀立刻帮他查看岗位信息,发现景区有保洁岗位招聘,便帮他报名,最终成功入职,有了稳定收入。据悉,该小店累计为5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小店作为应急服务点,配置了急救箱、轮椅等物资。有次,一位游客在景区突发低血糖晕倒,杨博正好在店外,他迅速将游客扶进店里,和吉秀一起用急救箱里的物资进行简单救治,随后联系景区医疗站。游客恢复后,对他们连连道谢。据了解,该小店年均处理游客应急需求200余次,获评“陕州区文明诚信商户”。

“吉秀商店的创新实践证明,小微商户能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我们将推广这一模式,让更多‘小窗口’释放‘大能量’。”三门峡市陕州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负责人席东峰表示,要将吉秀商店的创新经验推广到辖区更多终端商户中,持续发挥好旅游、农网特色终端助农服务优势,让陕州区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广阔。(尚苏苏、杨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