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人寿辽宁分公司:【以案说险】了解“三适当”原则,合适才是硬道理

平安人寿辽宁分公司:【以案说险】了解“三适当”原则,合适才是硬道理

来源:鲁网 2025-03-11 14:0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什么是“三适当”?

“三适当”原则就是将合适的金融产品或服务通过合适的渠道提供给合适的消费者。

合适的金融产品或服务是指要根据消费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财务状况等因素,向消费者推荐适合其风险承受能力的金融产品或服务,避免消费者购买不适合自己的高风险产品。

合适的渠道是指应当基于金融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相应的客户群体特征,选择适当的渠道进行销售,以确保金融产品和服务能够与目标市场客户需求相匹配。

合适的消费者是指应当深入了解消费者,确保产品或服务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相匹配。

典型案例:付先生是一位年轻的创业者,收入颇丰但工作压力大,想购买重大疾病保险为自己的未来增加保障。保险销售人员因为分红型保险业绩压力,极力推荐付先生购买分红型保险,称其还年轻,重大疾病风险概率较低,分红型保险既有保障又可以享受高额投资回报。最终,付先生听取了销售人员的引导买了分红型保险,忽视了自己原本的保险需求。

天有不测风云,付先生在工作中突发疾病,需要住院治疗。但由于他购买的保险侧重于分红,在医疗保障方面未配置合适的保障,无法有效应对高额的医疗费用,本次疾病给他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

全面了解自身需求

结合实际情况,围绕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人生不同阶段,对于保险的需求也不同,消费者应当根据自身的家庭情况和所处的人生阶段,选购合适的保险产品。

正确认识保险产品

不同的保险产品,其风险保障、储蓄或投资功能侧重不同,消费者要全面了解金融产品性质、风险和特征,仔细阅读产品合同,根据需求来购买相应的产品,不能将保险与银行存款、国债、基金等金融产品进行片面比较,更不要仅把它作为银行存款的替代品。

依法维护权益

金融消费者应培养正确的消费理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信息甄别能力,在购买金融产品或享受服务过程中发生纠纷,可以直接与金融机构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自身权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