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人寿辽宁分公司:【风险提示】关于金融个人信息保护的风险提示

平安人寿辽宁分公司:【风险提示】关于金融个人信息保护的风险提示

来源:鲁网 2025-03-10 17: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随着科技的发展,保障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不间断的金融服务,打破了金融服务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金融科技已经融入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金融消费者,享受高效金融服务的同时,还需提高防范意识,选择正规渠道办理金融业务,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一、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提高警惕,识别真伪。不轻易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或下载未知软件,遇到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的请求时,务必核实对方身份和信息的真实性。

安全使用网络。尽量避免在公共Wi-Fi环境下进行金融交易,使用安全可靠的加密网络连接。

拒绝“共享屏幕”。对个人社交账户的安全状况保持警惕,拒绝陌生人“共享屏幕”要求,避免无关人员操纵本人手机等。

定期更新密码。使用复杂且不易猜测的密码,并定期更换,避免在多个平台使用相同的密码。

谨慎授权第三方应用。在授权第三方应用访问个人金融信息时,务必了解其权限范围和用途,避免过度授权。

关注账户安全。定期检查银行账户、支付平台等金融账户的交易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交易。

二、个人信息泄露如何补救

一旦发现个人信息泄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止损失扩大

立即更改密码。对可能泄露的账户进行密码重置,确保账户安全。

联系金融机构。及时通知相关金融机构,了解账户是否受到异常操作,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报警处理。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相关证据和信息,协助警方调查处理。

监控信用记录。定期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及时发现并处理因信息泄露导致的信用问题。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