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娟,帮我看看电脑,出问题啦”“小刘,这台打印机又卡纸了!”……
“马上到!”
在云南中烟红塔集团大理卷烟厂信息科,有这样一位身兼数职的女员工,看似文静内敛,实则雷厉风行。她用11年的钻研,成为了工厂信息化建设的践行者,把各项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
信息设备贴心管家
建立了工厂“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档案”
作为信息化设备管理员,刘友娟对工厂上千台(套)信息设备都了如指掌。从办公电脑到打印机、复印机,从网络交换机到视频会议系统等,她都能准确说出设备型号、配置参数、使用注意事项和操作要领。
不仅如此,她还主动建立了工厂“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档案”,从每一台(套)设备的采购、入库、领用到报废时间,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记录,确保台账清晰、数据准确。她还定期组织开展新电子设备使用培训,提升大家的设备操作规范意识和水平,同时她还主动联系各部门,适时了解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同事们都称赞她是信息设备的“贴心管家”。
“设备管理看似简单,其实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每台设备都有自己的‘性格’,只有摸透了它们的‘脾气’,才能更好地为生产服务。”对于信息化设备管理工作刘友娟有着自己的心得。
项目攻坚急先锋
查看机房设备运行情况
在工厂复烤技改项目中,刘友娟负责的指挥中心建设项目,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硬仗。
“工期只有60天,还要完成装修和设备安装调试,这能行吗?”当刘友娟接到复烤指挥中心建设项目的任务时,心里也曾打过鼓。但她深知,指挥中心是复烤技改的“智慧中枢”,是技改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按时保质完成。
她白天跑现场,晚上查资料、研究方案。“那段时间,我脑子里全是项目进度表,连做梦都在想着怎么解决问题。”刘友娟回忆。
然而装修对刘友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为了尽快熟悉业务,她虚心向设备技术科专家请教,自学施工流程和安装标准,还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恶补装修知识,很快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多面手”。
“那段时间经常看到刘友娟头戴安全帽穿梭在施工现场,像极了女包工头!”同事调侃道。
经过60天的日夜奋战,复烤指挥中心如期完工。当看着焕然一新的指挥中心控制大屏,展现出一组组生产模块的数据,刘友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系统守护者
刘友娟协同车间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
在ERP和人力资源系统等管理领域,刘友娟对软件的运用更是得心应手。
ERP系统上线初期,刘友娟化身成了工厂的“超级联络员”。她忙得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一边,她要紧跟用户培训的步伐,手把手教每一位同事如何驾驭这个新“伙伴”,另一边,她还得紧盯数据收集的每一个环节。手机、座机的来电连连不断。
“小刘,我这系统怎么提交不了出差申请啊?”“我的权限在哪里申请?”
“别着急,是这里的设置有点小问题,我帮你调整一下就好。你看,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就检查这个地方……” 就这样,刘友娟用她的专业知识,帮大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麻烦,也成了大家心里的“靠谱姐”。
进入ERP系统运维阶段,刘友娟并没有选择“躺平”,而是继续发挥着她的“优化大师”角色,耐心地答疑解惑,解决大家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除了每天“守”着这些系统,刘友娟还是个“学习达人”。她知道,现在这时代变化快,不学习就跟不上趟儿了。所以,一有空她就琢磨新东西,学新技术,就为了能更好地服务大家。
除了具有精湛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外,刘友娟还是一名“党务管理小能手”。她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业务融合,争创“党员示范岗”,带头开展党员团队课题技术攻关活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此外,刘友娟还热心公益,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教老年人用智能手机、防诈骗,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付出终有收获。刘友娟先后荣获红塔集团先进生产工作者、红塔集团优秀党务工作者、红塔集团优秀女工工作者、工厂优秀共产党员、厂级优秀员工等荣誉称号。
在信息科的每一天,刘友娟都用她的专业、热情和担当,解锁着职场的多元化技能,用心、用情做好各项业务工作。
“其实,我的工作挺平凡的,但我就是很喜欢这种能帮到大家的感觉。”刘友娟总是这样轻描淡写地说。
(图片由云南中烟红塔集团大理卷烟厂 李毅 陶华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