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陵县烟草专卖局帮扶队:雷锋精神润乡村 暖心行动暖人心

宁陵县烟草专卖局帮扶队:雷锋精神润乡村 暖心行动暖人心

来源:鲁网 2025-03-06 13: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乔楼乡张庄雷锋志愿活动纪实

三月的豫东大地,春风和煦,万物复苏。在宁陵县乔楼乡张庄村,一支身着红马甲的队伍穿梭在乡间小路上,他们的身影与初春的暖阳交相辉映,为这座静谧的村庄注入了勃勃生机,这支队伍正是宁陵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帮扶队伍。一场以“传承雷锋精神 践行为民初心”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3月5日上午,宁陵县烟草专卖局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走进张庄村,开展义剪、助残帮扶、政策宣传等系列志愿活动。他们用一剪一推的温情、一扫一擦的细致、一问一答的耐心,为这个普通的春日增添了一抹暖色,也让雷锋精神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焕发出新的生机。

爱心义剪:春风化雨润银丝

上午9点,张庄村广场上已是一派热闹景象。两把椅子、几把梳子、电动推剪、围布,一个简易的“爱心义剪站”迅速搭建完成。村民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排队,几位银发老人坐在长椅上闲聊,目光中带着期待。志愿者丁世民正弯腰为82岁的独居老人孟令银系上围布,动作轻柔如待亲人。“大爷,给您剪个利索的短发,春天了,爽利!”他一边修剪,一边和老人唠家常。剪刀开合间,银发簌簌落下,孟大爷对着镜子左照右看,脸上的皱纹笑成了绽放的菊花:“手艺真好!这精气神一下子回来了!”旁边等待的张奶奶拉着志愿者们的手感慨:“孩子们都在外地打工,去趟理发店得走几里路,你们真是想到我们心坎里了。”

这已是帮扶队连续第三年开展“义剪进村”活动。为了让更多老人受益,队员们提前三天便通过村广播、微信群发布通知。活动现场,二十余位老人排成长队,有的拄着拐杖蹒跚而来,有的抱着蹒跚学步的婴儿赶来。

"王大爷,您看这个长度合适不?"志愿者丁世民弯腰询问坐在椅子上的老人,80岁的王时民是一名残疾军人,更是一名老党员,他因腿疾不常出门,志愿者们特意携带充电式推剪,前往老人的家中进行修剪,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服务,丁世民仔细为他修剪耳后碎发,仿佛在完成一项庄严的仪式。剪完后,老人眼含热泪,说:“我们在部队的时候也学雷锋,为人民服务。你看,你们给我一剪,我都好像回到年轻的时候了。”在为老人剪发后,丁世民还把印有帮扶队电话的“爱心联系卡”送给了老人。

义剪活动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服务了23位村民,其中多为留守老人和儿童。当最后一位老人满意离去时,志愿者们的额角已沁出汗珠,但望着老人们轻快的背影,他们的笑容比春光更明媚。一把剪刀,不仅剪去了村民的烦恼丝,更架起了党群连心桥。活动结束时,村民自发将一筐新摘的草莓塞到志愿者手中:“自家种的,甜着呢!”

助残清扫:旧屋新颜照心灯

“吴大爷,我们来看您了!”下午两点,帮扶队来到残疾人吴明礼家中。79岁的吴明礼腿部残疾,家中比较困难。推开斑驳的门,院子里杂物堆积,昏暗的灯光下,吴明礼正艰难地挪动着。

“您坐着歇会儿,这些活交给我们!”队员们立即分工协作:小冯挥舞扫把清理院落,小徐拿着抹布擦拭门窗,女队员小高则麻利地整理起厨房。角落里积灰的灶台被擦得锃亮,凌乱的被褥叠成整齐的方块,连窗台上的药瓶都按日期排好了顺序。看着焕然一新的家,吴明礼眼眶湿润:“这些年总觉得难得很,心里苦得很,可你们每次来都让我觉得还有人惦记。”临别时,队员们在院子里种下一排月季花苗。“等夏天开花时,我们再来帮您修枝!”徐二多的承诺让吴明礼重重点头,久违的笑意在他脸上漾开。

当日,帮扶队共走访了3户残疾家庭,用双手为他们扫出一片明亮天地。小高在日记中写道:“擦去的不仅是灰尘,更是他们心头的阴霾。”

政策宣传:把“文件话”变成“家常话”

乔楼乡张庄村村委院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政策宣讲会正在进行。志愿者们将政策宣讲台搭在树下,针对村民关心的法律宣传、政策防诈骗、教育帮扶等问题,志愿者们用方言编写了顺口溜,还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明白卡”宣传资料。

活动现场,志愿者冯昶正用“经典案例”讲解骗局:“要是有人打电话说您孙子撞人了要赔钱,千万别急着转钱!先给儿子打电话核实,或者到村委找丁世民!”几位老人连连点头:“记住了,不能瞎着急,有啥事想问问你们红马甲!”

志愿者还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包括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文化振兴、乡村治理等内容。随后,志愿者向村民们讲述了乡村振兴典型代表案例:一位返乡创业青年是如何利用政策支持,发展特色农业并带动村民增收的故事,引起了现场居民的强烈共鸣。活动结束时,80余份宣传手册被领取一空。村支书感慨道:“这些年轻人把政策掰开了、揉碎了讲,连我这老头子都听懂了!”

夕阳西下,帮扶队的红马甲渐渐融入暮色,但雷锋精神的火种已在张庄村生根发芽。夕阳西下,志愿者们踏上归程。后视镜里,村民们仍在挥手告别。“我们不仅是来做服务的,更是来当学生的。”志愿者徐二多的发言引发共鸣。这些鲜活的体验,让“为人民服务”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具体可感的生命联结。

春风拂过张庄村的麦田,新绿的麦苗正在拔节生长。宁陵县烟草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故事,恰似这春天的种子,在泥土中扎根,在阳光下舒展,终将长成一片为民遮风挡雨的绿荫。而这,正是新时代雷锋精神最生动的注脚。志愿者们用行动践行初心,用真情温暖民心,书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雷锋赞歌。从义务理发到助残清扫,从政策宣讲到入户走访,志愿者们用行动践行初心,用真情温暖民心,书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雷锋赞歌。(高铭鸿)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