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法黔行|筑牢“中国天眼”安全运行法治屏障

E法黔行|筑牢“中国天眼”安全运行法治屏障

来源:新华网 2025-02-25 20: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天眼”俯瞰图。(供图)

新华网贵阳2月24日电(记者 卢俊宇)贵州省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洼地,是观天巨目、国之重器。

23日,记者跟随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来到这里,探访法治如何成为保护“巡天利器”安全运行的重要途径。

构建“一办法一条例”的立法保障格局

采访团从平塘县克度镇天文小镇出发。临上大巴之前,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所有电子产品都要交给工作人员保管,直到返回小镇后才能取回。这意味着,在探访过程中无任何通讯和拍摄设备,要与全世界“失联”。

“电磁波宁静区,是指为保障射电望远镜安全运行必备的电磁波环境所划定的保护区域。以射电望远镜台址为圆心、半径5公里的区域为核心区,5公里至10公里的环带为中间区,10公里至30公里的环带为边远区。核心区禁止擅自携带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无线电发射设备或者产生电磁辐射的电子产品。”据工作人员介绍。

“中国天眼”建成以来,贵州省始终把保护“中国天眼”安全运行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决依法保障“中国天眼”安全运行。先后制定了《贵州省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电磁波宁静区保护办法》《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电磁波宁静区环境保护条例》,以省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形式明确了“中国天眼”电磁波宁静区电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治理要求,构建了“一办法一条例”的立法保障格局。

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建立电磁波宁静区电磁环境保护与协调机制,制定实施《平塘县FAST宁静区矛盾纠纷化解处置机制》《平塘县FAST环境安全保障信访维稳群访和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等制度,细化措施,推动“一办法一条例”落地见效,夯实“中国天眼”安全运行制度基础。

“天眼警务”助力排除各类安全隐患

守护天眼的安全运行是贵州平塘公安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他们认真贯彻落实“一办法一条例”,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警力部署和警用装备投入,新增120名政法专项编制成立天眼四个大队,推进“中国天眼”周边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强化核心区卡点值守,规范各类车辆人员的进入和检查,严防电子设备、违禁品、火源等不安全因素进入核心区。强化对“中国天眼”宁静区通信基站、不明无线电发射装置、企业信息化设施设备开展安全运行巡查排查,消除电磁干扰源隐患。强化“中国天眼”周边反恐基础防范和达标建设,定期开展涉恐涉爆重点物品安全检查,加强出租屋、宾馆等重点场所的清理排查,确保各类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2022年以来,对进出卡点车辆实施检查2.7万余次,人员检查78.6万余次,开展电磁干扰源隐患排查112次,针对周边重点行业、重点物品排查整治5500余家次,警情数、发案数、矛盾纠纷数明显下降,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

精准法律监督保障宁静区环境安全

2023年3月,经平塘县法、检两院共同协商,一起在“中国天眼”宁静区内破坏生态环境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在平塘县通州镇乐阳村公开开庭审理。

庭审中,被告人潘某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当庭认罪认罚,同时愿意承担生态修复责任,按照《生态修复方案》承担补种树苗和管护职责。

贵州平塘司法机关成立中国天眼宁静区保护法庭,探索建立“中国天眼”安全运行司法保障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建成“中国天眼”宁静区环境保护检察听证室,以精准的法律监督保障宁静区环境安全。

2022年以来,制发涉“中国天眼”环境安全保护司法建议5件、检察建议11件,努力从源头上防止影响“中国天眼”安全运行的案(事)件发生。中国天眼宁静区保护法庭审理各类诉讼案件863件,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有力维护“中国天眼”核心区社会和谐稳定,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责任编辑:涂恬】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