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引擎”驿站:看乡村夫妻店如何破茧成蝶

“双引擎”驿站:看乡村夫妻店如何破茧成蝶

来源:鲁网 2025-02-25 13: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335省道枣阳市鹿头镇袁庄段,车轮滚滚的喧嚣声中,“黎明平价超市”与旁边的修车铺并肩而立,共同勾勒出一幅乡村交通干道上的独特风景。店主汪黎明夫妻,既是超市的经营者,也是修车铺的“掌舵人”。夫妻俩十年如一日扎根于此,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服务司机与村民的温情纽带。

困局难解:双向流量为何擦肩而过

早些年,夫妻俩的生意泾渭分明——妻子一个人守超市,主营日用杂货,黎明则在修车铺专注补胎换件。起初,夫妻俩凭借着货真价实的商品和精湛的技术,得到了附近村民的广泛认可。

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附近村民更倾向于去镇上集中采购,省道上疾驰的大车司机往往修完车便匆匆赶路,也鲜少光顾超市。“修车铺有时忙起来都要排队了,超市却冷清得像‘摆设’。”黎明妻子苦笑道。

图为“黎明平价超市”

图为汪黎明经营的汽车修理铺

转机随着枣阳烟草农网终端建设的春风悄然降临。“你们这两家店挨着路边,顾客以路过的司机为主,店招一定要醒目,让马路上的司机一眼就能看到。”

彼时的客户经理丁飞越在调研时敏锐指出:“两家店的客群高度重叠,却像两条平行线。若能将修车需求转化为超市流量,再以超市服务反哺修车客户,何愁生意不旺?”

这番话让夫妻俩醍醐灌顶:“丁经理,您的这个想法里面可大有文章啊!”。

巧思破壁:双店联动的化学反应

黎明夫妻首先从外观出发,重新设计了醒目的超市招牌,并在两家店门口都互相放置了另一家店的服务提示牌。

图为汪黎明妻子为到店的司机准备简易餐食

“仅仅让顾客知道还不够,还要主动把顾客请过去!”

在丁飞越的建议下,黎明夫妻腾出超市一角,支上了小桌子小板凳,每当有司机等待修车时,就被邀请到超市店内喝茶、休息。

“我们司机师傅平常忙着赶路顾不上吃顿正餐,在别的地方修车,只能刷手机干等,心里焦急着呢!来这里修车,可以吃份泡面、补充开水、买点日用品等,时间过得快多了。”常跑长途的司机老周称赞道。

同时,超市的货架上增加了轮胎自补液、车载充电器等实用商品,修车铺客户结账时,黎明总会贴心提醒:“您车上缺啥?隔壁超市就能配齐。”这种联动方式让超市销售额月均增长三成。

针对附近的农用三轮车群体,夫妻俩还推出了“修车+农资”套餐:凡在修车铺更换零件的农户,可以优惠价购买超市代销的种子、化肥。村民李大爷感慨:“换个轮胎的工夫,春耕物资也备好了,省心!”

图为汪黎明在焊接农用器械

黎明妻子还探索着线上客源维护和拓展:“我建立了两个微信群,长途司机可提前预约修车、预订简易餐食等;附近的农户也能够在群里预约送货,黎明空闲下来就给他们送过去,省得他们来回跑。”她笑着展示着手机里不断跳动的消息。

蓝图擘画:从服务闭环到暖心驿站

如今,黎明夫妻的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当前的“修车-购物-休憩”闭环服务已形成稳定运行机制,但黎明夫妻的构想正向着更温暖的维度延伸。

“之前丁经理提到的‘1+n综合服务模式’启发了我们,不仅要优化服务,还要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创造家的温度。”

黎明指着超市后的空地,眼里闪着光描述道:“我们计划把后院改造成司机驿站,夏天的时候提供冰镇绿豆汤和冲凉服务;冬天增设简易厨房,让凌晨就出发赶路的师傅们也能喝上热粥。”

汪黎明夫妻用数十年光阴淬炼出乡村商业的智慧结晶,这个“双引擎”驿站正在将温暖注入每项服务,持续拓展着乡村路域经济的可能性。(马茂楠)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