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下绿树成荫,鱼儿在清澈的池塘里畅游,远处隐约传来机器的轰鸣声……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昭通卷烟厂如今呈现的景象,离不开一场“变废为宝”的“绿色魔法”。
污水“重生” 清泉养鱼
工厂“绿色魔法”的核心在于动力车间中水处理站建设,而好氧池的活性污泥法则是其中的诀窍。
活性污泥法巧妙地利用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与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交织而成的神奇絮状体,来降解和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有效净化水质。
移液操作
“我们就像这些小生物的培育师,需要紧密观察它们的生长环境与状态。”中水站技术员严也介绍,“污泥发黑是微生物发出求救信号,告诉我们它们缺氧了。”这时,工厂就需要调节曝气池增加供氧量或者调整污泥回流,为微小的生命体提供充足氧气。污泥变白,那可能是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在大量繁殖,这时就得调节pH值或者施展其他手段,来平衡生态平衡。
通过中水处理技术,工厂的工业废水与生活用水得到了“重生”,不仅滋养了厂区的绿植,还被引入人工池塘,成为鱼儿们的“活水之源”。
建设完成后的中水站日处理能力可达400立方米,同时单箱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降低到了0克/箱,水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实现了污水处理零排放的工厂目标。
操作次氯酸钠加药机
雨水“活用” 厂区焕新
除了中水处理,工厂还在“雨污分流”方面下足了功夫。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年降雨量在700毫米以上,为厂区提供了天然的“绿色补给”。厂区内建设的800立方米雨水收集池,结合地埋一体机进行过滤消毒,将雨水转化为绿化景观用水,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收集池采用先进的PP模块构建,便于运输、组装迅速且储水效率高。其可清洗设计有效解决了垃圾吸附与底部沉淀物排放问题,保障了长期蓄水和出水水质。智能监控系统的加入,更是实现了水质、水量的实时监测,进一步提升了水资源管理效率。
“曾经的雨污混排,不仅浪费了雨水资源,还加重了污水处理负担。”项目组成员董正映指着雨水收集装置感慨道,“现在,这些雨水收集装置降低了我们对自来水的依赖,大大节约了用水成本。雨季时,中水处理站和雨水收集池的补充水量可以达到绿化景观用水的60%以上。”
雨水收集池pp模块搭建中
通过污水处理和雨水收集,工厂将废水转化为活水,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绿色工厂建设树立了典范。未来,工厂将继续探索更多绿色技术,继续施展“变废为宝”的“绿色魔法”。
昭通卷烟厂厂区环境
(图片由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昭通卷烟厂 李含 李晓璐 董正映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