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实现全人类整体利益

2月18日,在日本举行的中日媒体智库人文对话交流会上,由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课题组撰写的《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智库报告面向全球发布。

新华时评|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实现全人类整体利益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2025-02-19 14: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 题: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实现全人类整体利益

新华社记者窦书棋 秦彦洋

2月18日,在日本举行的中日媒体智库人文对话交流会上,由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课题组撰写的《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智库报告面向全球发布。报告全面深入解读、阐释了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伟大实践和重要意义,为凝聚全球力量、实现全人类整体利益提供方向指引。

文明交流互鉴为文明交往开辟更多新空间。面对文明之间的价值观冲突、文化多样性被湮灭的风险以及逆全球化思潮的甚嚣尘上,中国鲜明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中国不断深化双边和多边交流合作,搭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交流平台,开创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深刻回应“不同文明如何相处、人类文明何去何从”的重大问题。

文明交流互鉴为全球治理注入更多新活力。面对全球治理失序、传统风险与非传统风险日益加剧,中国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不仅自身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还在世界范围内为促和止战奔走,努力为文明和平共存、包容交流创造条件。中国致力于打破地缘政治小圈子,超越冲突对抗小集团,做世界团结的“推进器”、国际和平的“压舱石”,携手各国为动荡变化的时代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发展。

文明交流互鉴为实现全人类整体利益作出更多新贡献。面对全球经济动能减弱、发展失衡、风险挑战丛生,中国秉持“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的理念,通过持续不断地与世界分享发展红利,贡献强劲发展动能,筑牢人类文明进步根基。中国主张各国携手共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这颗蓝色星球上的人们更加紧密地聚合为一个多元文明共同体,让世界人民共享文明之光,共创繁荣未来。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面对全球共同的难题,各国必须携起手来,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构建公正合理国际秩序、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起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磅礴力量,引领世界人民走上持久和平、稳定、繁荣的文明发展新道路。

【责任编辑:万月英】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