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黄河生态,点亮教育灯塔

守护黄河生态,点亮教育灯塔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2-18 16: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加强对黄河生态文明的认识,助力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2025年2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情系九曲,‘育’佑安澜”实践队走进黄河百里风景区,感受黄河的雄伟壮阔,学习黄河的悠久历史,体验黄河流域的民风民俗,丰富自身对黄河生态文明的认识,从而为生态文明教育贡献青春力量。

走进黄河风景区,感受黄河的雄浑守护

抵达黄河风景区后,实践队员们来到河边。黄河水裹挟着泥沙,悠悠向前流淌。队员们沿河岸仔细观察,留意水流速度、河道宽度的变化。风景区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讲解了沿岸水利设施、黄河水情对周边生态的影响,以及河流侵蚀、泥沙淤积的原理。实践队员们认真聆听,并将工作人员的专业讲解记录下来,充实自身知识储备,为日后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奠定基础。黄河沿岸风景秀丽,然而,实践队员们发现黄河沿岸仍有少量垃圾,这反映出生态文明教育存在一定不足,也让队员们更深刻地意识到开展黄河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图为实践队员在河边观察黄河水情

驻足法治宣传栏,汲取法律知识力量

离开大坝后,实践队员们来到法治宣传栏,认真研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相关的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治理法规。队员们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这些规定在实际执行中的细节与要点。通过讨论,大家明确了守护黄河的法律责任,对法律条文有了更清晰的理解。随后,工作人员为实践队员们讲解了黄河保护法立法前后黄河生态的变化。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黄河保护法实施前黄河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水资源过度开发、水污染等,并对比了立法后生态环境的改善情况。工作人员还指出,黄河保护法确立后,黄河流域的水质显著提升,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同时,流域内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讲解过程中,实践队员们认真记录关键信息,不时提问,进一步了解法律实施的细节与成效。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黄河保护法对黄河生态文明发展的关键作用,理解了法律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此次学习后,实践队员们对黄河法律法规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掌握了法律条文的具体含义与应用,为今后参与黄河流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筑牢了更坚实的法律基础。

图为实践队员学习黄河保护法法律知识

融入群众,调研生态教育状况

为了解当地居民对黄河生态的认知程度,实践队员们随机采访了在河边休憩的当地居民。实践队员们礼貌地表明来意后,围绕黄河生态问题展开询问。一位叔叔表示,黄河环境相比从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河边仍会出现垃圾。从叔叔的话语中,实践队员们感受到他对黄河生态变化的关注与担忧。另一位阿姨告诉队员们,自己知道要保护黄河,平时也会教育晚辈不要往河里扔垃圾,但对于一些更专业的生态知识,了解得还不够。实践队员们认真倾听每一位居民的回答,并详细记录。通过采访,实践队员们发现,当地居民对黄河生态有着朴素的保护意识,但在生态知识的系统性和专业性方面存在欠缺。这也让实践队员们意识到,开展生态知识普及工作十分必要。

图为“情系九曲,‘育’佑安澜”实践队合照。

此次黄河百里风景区的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通过对黄河的实地观察、法律知识的学习以及对当地居民的访谈,对黄河生态保护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实践队员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继续深入研究黄河生态问题,大力宣传黄河生态环保理念,强化黄河生态文明教育,为黄河的保护与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图片由侯雅琳授权提供)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