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而南漳县作为襄阳区域内的千年古县之一,是襄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其登录的文物保护点就达744处,星罗棋布的传统村落、古山寨、古民居、古逻围在此“落座”,是省地上文物最多的县,有“中国古山寨文化之乡”、“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廊道”美誉。
自2019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明确检察机关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探索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以来,南漳县检察院办理了一批守护南漳文物遗迹的高质效案件,化身成为了守护“千年古县”襄阳南漳的“侠之大者”。
2020年,针对中国传统村落漫云村民房屋顶破损、墙体坍塌等问题,该院向当地文旅部门和属地政府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及时修缮,使古民居得到了有效保护。
2021年至2022年,针对麻城河秦家民居房梁破损、瓦片脱落、墙体坍塌等问题,该院分别督促文旅部门、住建部门和属地政府进行了整改和修缮,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3年,针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玉印岩保护范围内燃放鞭炮、焚香烧纸等活动影响文物安全的问题,与属地政府开展磋商,督促政府部门积极整改,让省级文物焕然一新,彰显出千年石窟的独特魅力与文化价值。
2024年,在文物保护专项行动中,南漳县检察院就发现的白起渠周边环境污染及违建、卧牛寨缺乏有效养护等问题,召开白起渠听证会、古山寨保护座谈会,共办理白起渠和古山寨两大专项案件12件,联合县法院发出南漳古山寨司法保护令,督促行政机关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合力守护“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华夏第一山寨”。
南漳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毅说:“一处处民居、一座座山寨、一个个遗迹……就像这襄阳城,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财富,有了它才能给金庸先生灵感来诠释中华民族所崇尚的侠义精神,我们要用心守护好襄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根’与‘魂’。”
三千年楚源地,八百里金南漳。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即将于2025年3月正式施行,文物保护在制度上更加健全,南漳县检察院将进一步聚焦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积极构建行政机关与检察机关同发力、同推进、同尽责的协同保护新格局,以法治之力守护文化根脉,用检察公益诉讼把最好的过去展现给现在和未来,书写襄阳检察的“侠之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