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推动地区打击跨境电诈合作令人鼓舞——访联合国毒罪办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代理负责人霍夫曼

专访|中国推动地区打击跨境电诈合作令人鼓舞——访联合国毒罪办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代理负责人霍夫曼

来源:新华社 2025-02-17 18:3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曼谷2月17日电 (新华社记者林昊)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联合国毒罪办)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代理负责人贝内迪克特·霍夫曼日前在曼谷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近期中国与泰国等东盟国家开展合作,加大对电信诈骗等跨境犯罪活动打击力度,正在产生推动该领域国际合作的积极势头。他表示,中国在打击毒品和电诈犯罪方面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支持。

霍夫曼说,从受害者人数、波及范围及涉案金额看,电信诈骗活动近年来愈加猖獗。据联合国毒罪办估算,东亚及东南亚地区每年因此类犯罪蒙受的经济损失达200亿至400亿美元,“电信诈骗已从区域性现象演变为全球性威胁”。

霍夫曼指出,电信诈骗及相关跨境犯罪手段日趋复杂,犯罪团伙使用人工智能等技术,给各国执法部门带来挑战。

“通过网络实施犯罪导致很难追踪到背后的犯罪团伙,因为犯罪分子可能在一个国家作案,诈骗对象却在另一个国家甚至另一个大陆。”他说,区域内执法和司法系统正面临越来越复杂的挑战。

霍夫曼认为,有效应对这类跨境犯罪必须依靠国际合作。“无论是信息共享、警方行动协调,还是司法互助、刑事合作,关键是区域内外国家要开展合作并找到共同应对方式。”

霍夫曼告诉记者,联合国毒罪办一直致力于推动相关国家达成共识、开展多边合作,乐见近期中国与泰国、缅甸等东盟国家加强合作打击电信诈骗。“这些努力令人鼓舞,所产生的积极势头近年来少见。”

在霍夫曼看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开展地区执法合作,在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合作打击毒品制贩走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在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中积累的经验可以帮助其他国家应对相关问题。

“中国的经验对本地区国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我们看到,中国在执法合作层面向本地区其他国家提供了大量支持。”霍夫曼说。

霍夫曼直言,尽管近年来各国对电信诈骗问题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但这些犯罪活动的复杂程度与演变速度,意味着各国需要开展更大范围合作,中国在这方面的系统性应对模式可为其他国家提供重要参考。

“我们希望未来能看到本地区国家开展更广泛合作,不再限于警方行动或关闭某个电信诈骗窝点等短期措施,而是从更宏观层面解决这一问题。”霍夫曼说。

【责任编辑:夏梦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