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热评:文旅深度融合,让冰雪生活触手可及 ——“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评论之二

人民热评:文旅深度融合,让冰雪生活触手可及 ——“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评论之二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2025-01-25 18: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天寒地冻不仅挡不住运动健身的热情,还成了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美好生活的重要依托。

拥有12条雪道的沈阳东北亚滑雪场,日均客流量超过4000人次,戏雪区提供雪地漂移等28项雪上游玩项目,深受孩子们喜欢。又如湖北武汉,依托市区冰雪场地,推出“冰雪+购物”“冰雪+美食”“冰雪+旅游”“冰雪+体育”等系列商文旅体融合特色促消费活动。宁夏银川西夏贺兰山冰雪大世界,在“贺兰晴雪”的映衬下,游客尽情体验雪圈、雪地摩托、动力雪橇等娱乐项目,尽享冰天雪地带来的快乐。

冰雪旅游人气飙升、冰雪运动热情高涨、冰雪玩法推陈出新……冰雪从“冷资源”向“热经济”的美丽转变,让人们的体育健身、休闲娱乐需求得以不断释放。

冰雪运动项目众多,每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妙处,一边感受雪花飞舞、速度飞驰,一边呼吸清新空气,还具有解压功效。

由此不难理解,冰雪运动为何正获得越来越多的拥趸。让冰雪生活触手可及,让更多人投身冰雪运动、参与冰雪消费,具有夯实群众体育基础、促进内需提振、传播冰雪文化等多重效益。

创新产品、优化服务,是提升冰雪运动和冰雪消费吸引力的密码所在。这个冬天,北方不少景区都推出了“冰坑挑战”项目。从冰坑中爬出来,看上去简简单单,实则一点也不容易,但欢乐却是实实在在的。从游客消费体验出发,创新项目玩法,展现冰雪运动魅力,有利于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确保冰雪资源、冰雪运动让更多人受益,需要继续探索冰雪运动与城市发展的互动之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共赢之道。特别是场馆、场地有效利用问题,解题的关键,就在于“将举办重大赛事同服务全民健身结合起来”。实践表明,丰富群众冰雪赛事活动,把群众冰雪运动热情保持下去,就能推动冰雪运动持续普及,让发展的良性循环畅通起来。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让冰雪资源更好造福人民,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必须同向发力、协同生效。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滑冰运动场馆1970个,滑雪场地719个,新兴类型冰雪亲子乐园、主题乐园等995个。无论是打造体育、文化、旅游等新增长引擎,还是营造全民健身、全民参与冬季运动的文化氛围,方方面面的课题无不需要用善治的思维去推动,用改革的招式去应对,用市场的办法去破解。

3年前,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且让“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拉近了人民群众同冰雪运动、冰雪消费的距离。当下,第九届亚冬会即将在黑龙江哈尔滨开幕,不仅是一场体育精神与生态文明交融的盛会,更是一个讲好体育故事、全面健身故事的平台,一次推动冰雪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造福人民的契机。

商旅文体深度融合,人文与经济双向赋能,让越来越多人亲近冰雪运动、感受冰雪魅力、参与冰雪休闲旅游,必能释放更强冰雪运动热力和冰雪消费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谱写更加精彩的冰雪篇章。

(岳 谭)

【责任编辑:赵双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