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不仅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实践。近几年来,成渝地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秉承着高质量的发展理念,其双城经济圈的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力不断提升。
基础奠定,交通能源双升级。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施以来,成渝两地依托地理优势和政策支持,经过五年的发展,已逐步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第四跑道的启用,为重庆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提供了重要支持,助力重庆成为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在能源产业方面,成渝地区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同时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新驱动,科技产业陆续崛起。目前,成渝地区依托“一轴两翼、多极多点”的空间发展格局,通过加速汇聚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实现了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打造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创新高地。特别是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使得成渝地区在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方面发展迅速。其中四川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记录了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改变了人类对银河系的认知;重庆高新区“超瞬态实验装置预研项目”有望成为解决多个经济主战场的实验基地;长安汽车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位居全国前列,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领先。
未来,相信随着一系列重大政策、项目和平台的落地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动能将持续增强,吸引力、竞争力和辐射力也将显著提升,为川渝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更大贡献。(阳思琪、张彦博、孙文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