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十一长假,宁夏银川推出的“漫葡·看见贺兰”“览山落日”“点亮鼓楼—玉皇阁”等文旅产品既“吸睛”又“吸金”,让银川以旅游订单、门票订单、出境游订单和入境游订单同比分别上涨 23%、70%、19%、40%的亮眼数据,成为携程发布的国内增速最快的十大目的地之一。
银川市政协委员、银川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代晓宁在调研和分析后发现,这些亮眼的数据,与中央和自治区要求银川“加快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高标准相比仍存在差距,文化内涵挖掘不深,产品业态创新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配套服务便利化程度不高,数字旅游、智慧旅游建设缓慢。同时,运营推广层次不高,城市“人设”至今缺乏鲜明而稳定的定位,正向话题的制造及传播能力不足。
代晓宁委员强调,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需要兼备世界级的文旅资源、丰富的产品业态和完善的服务体系。
为此,代晓宁委员建议:
以强文化为魂,打造国际化城市 IP“引力场”。着力将西夏陵打造成“世界的西夏陵”,发挥西夏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带动作用,增强西夏陵作为中华文明标识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聚力打造世界级葡萄酒旅游核心区,创新制定国际领先的葡萄酒文化旅游标准,研发更具文化内涵、更富文化品质的产品体系,增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国际话语权和市场号召力。用力擦亮“国际湿地城市”金字招牌,整合开发5.31万公顷湿地和200个自然湖泊资源,分类开发亲水、乐水、戏水、爱水类休闲度假新产品,让“一城山水半城湖”的美好治愈外来游客和本地居民。
以强体验为要,绘就文旅场景“诗和远方”新画卷。围绕“好玩”打造时尚休闲新场景,让银川“有料有趣”。有机串联东中西线景区、街区、度假区、商圈、城郊等资源,培育符合“潮经济”“夜游经济”“康养经济”“冰雪经济”等消费偏好驱动的场景化文旅产品和文创产品,使人们从热衷“打卡”到乐于“刷卡”。围绕“好看”打造更多个性化沉浸旅游新场景,让银川“有声有色”。持续强化“漫葡·看见贺兰”、凤凰幻城等沉浸式演艺街区品牌升级,带动演唱会、微短剧等业态繁荣,让游客在艺术审美中获得情感价值。围绕“好吃”打造美食品鉴新场景,让银川“有滋有味”。一个城市有记得住的舌尖美食,才有留得住的脚步和人心。要挖掘老字号餐饮的历史文化和商业价值,培育新型特色小店,改造升级美食特色街区,推动美食与演艺、节赛、博物馆等跨界融合。
以强服务为本,激发文旅产业延链增效新活力。促进“文旅+百业”融合延链增效。加强一体化规划,带动资本、科技、人才聚集,形成全域、全业、全季联动,实现“一业兴、百业旺”。提升“便利化”服务供给能力。打造一体化智慧旅游平台,完善目的地接待体系,配套便捷流畅的交通、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设施保障,提升旅游服务满意度,让游客从“头回客”成为“回头客”。接轨“国际化”服务需求。加强与出、入境旅游枢纽城市合作,赋予银川72小时或144小时过境免签、口岸签证等政策保障的措施,提升入境游客旅游体验感。
以强传播为径,强化“塞上湖城大美银川”好形象。把银川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文旅产品来营销,为银川“精准画像”,整合全领域外宣资源和传播渠道,发力线上线下融合传播,善于以文化营销、事件营销、情感营销,讲好银川故事,提供情绪价值,让银川在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道路上不断吸人气、扬名气、聚财气、有底气。(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李婷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