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贵州天柱:特教传非遗 “侗戏”润心灵

文化中国行|贵州天柱:特教传非遗 “侗戏”润心灵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1-04 20: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咚—咚—咚—锵,呀—哈—哈—哈……”在一阵阵鼓乐和唢呐声中,“梁红玉”和“金兀术”踱步登场,举手投足威仪尽显。

老师在为天柱特校侗戏班学生录制视频。 金可文摄

近日,天柱县民族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冠军梦想 激励成长”主题活动,相关爱心机构人士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侗戏在学校精彩上演。特殊的演员,独特的技艺,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台下公益人士和师生的阵阵掌声。

然而,在这场成功的表演背后,是特殊教育学校师生们无数辛勤付出。

“这里的有听障、失声、肢体障碍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方式与普通学生大不相同。”天柱县侗戏传承人杨秀举表示,“教这些孩子们学侗戏并不容易,有些学生无法听到指令或声音,有些学生因为存在肢体障碍练习一会儿就累了,所以教学过程中得讲究方式方法。”特教学生的侗戏教授对于杨秀举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天柱特校侗戏班学生在排练。 金可文摄

“在排练过程中,因为有些学生听不到指令,我通过先教会特教老师,再由特教老师通过手语、图示、领演等方式来分解动作学习。”杨秀举解释说,“很多学生学了一个动作,过一会儿就忘记了,对于他们来说,完成一个普通动作可能需要练习上百遍才能记住。”

尽管如此,杨秀举和老师们用耐心和爱心,一点一滴地教孩子们,用一次次的排练和调整,让孩子们逐渐掌握侗戏的精髓。

“学侗戏很困难,我学了很久才会了几个动作,但是上台表演后感觉很有成就感,学习这个侗戏真的让我感到很开心。”特殊学校学生小涛(化名)话里透露出对学习侗戏的喜爱。

天柱特校侗戏班在表演。 金可文摄

侗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由汉族京剧演化而来,在天柱县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始于明末清初,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当地侗族人民的生活。2019年,天柱侗戏被列入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我们学校今年开设了侗族大戏学习班,也是想让孩子们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让社会各界人士更多地关注孩子们,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天柱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吴光键介绍。目前学校成立的侗族大戏学习班有学员20名,男11人,女9人,成员有自闭症、智力障碍、肢体障碍等不同障碍类型的学生。

戏师为天柱特校侗戏班学生化妆。 金可文摄

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天柱县特殊教育学校的侗族大戏学习班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侗戏表演技巧,孩子们表演的剧目《梁红玉》在假期后将到县外进行演出。

在天柱县,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得到了高度的重视。近年来,天柱县积极打造“古祠新韵·人文天柱”的品牌,探索“非遗+研学”“非遗+展演”“非遗+旅游”等多种发展模式。依托三门塘、甘溪功夫村等非遗传承教育示范基地、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为载体,开展“四十八寨歌节”民歌挑战赛、“七夕”歌会、“非遗文化进校园”等非遗文化活动,通过侗戏、阳戏、侗族山歌等非遗展演,以大众传承、群体传播的方式,加强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让古戏重焕光彩、代代相传。(杨鸿斌|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