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中烟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动力车间,有这样一位老师傅,他以空调岗位为舞台,用数十年的光阴书写了一段关于责任、技术与传承的故事,他就是空调运行工吕二周。
冷静应对,稳控温湿
作为一名在空调岗位工作了数十年的资深员工,吕二周以其专业的技术能力和冷静的处事风格,赢得了同事们的广泛认可。
凌晨一点,天气骤然降温,大风发作,几十个区域温湿度受到影响,一时间预警不断,面对大屏幕上不断闪烁的数字,吕二周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依旧保持沉着冷静,逐一调节空调设备,在十几分钟内就将区域温湿度回稳到正常水平,且所有空调都未出现报警,保障了生产工艺环境。
突发情况在空调工作中时常发生,对空调操作工的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吕二周都能游刃有余地处理问题,并秉持着节能的原则,在达到温湿度标准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为提质增效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吕二周不仅是一位技术精湛的操作工,更是一位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能手。他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专业素养——面对困难,从容不迫,用智慧和技艺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工作经历。
风雨无阻,守护安全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天空被无尽的乌云笼罩,雷声轰鸣,大雨如注。在动力车间中控室,吕二周望着门外的暴雨,心急如焚,拿起手电筒和点检仪,冲进暴雨中,前往空调室查看现场情况。
空调室下面就是生产车间,在这样的暴雨季节,一旦发生漏水现象,雨水渗透到生产车间,将生产物料打湿,将会对生产造成难以估计的影响。时间紧迫,吕二周没有片刻耽搁,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开始逐一排查漏水点,仔细查看排水管,蒸汽管道……每排查一处,心里的焦灼便少了一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排查,确认空调室现场无异常情况后,吕二周终于松了一口气,安心地回到中控室,继续监视着区域温湿度环境。
无论风雨多大,只要心中有责任,有信念,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几十年来,吕二周初心不改,守护着每一个需要他的地方。
匠心传承,培育新人
吕二周在空调岗位工作了三十多年,从一名普通的学徒成长为技艺高超的老员工。然而,岁月不饶人,即将退休的他,心中最挂念的,是如何将这一身的本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一代。
孟令淇是今年新入厂的大学生,对空调操作充满热情,但实践经验尚浅。进入动力车间后被分配到了空调岗位,从此开启了和吕二周的师徒之旅。
“小孟,你看,这台空调为什么要开新风?因为这个区域温湿度高,而现在的季节温湿度低,开新风既能降低温湿度,还节能,比开表冷阀更有用。”“没有预警的时候,眼睛也要盯着大屏,发现哪台机器处于温湿度上下限,提前调节,以免时间来不及。”吕二周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后辈的期望。
在工作中,吕二周总是鼓励年轻人多提问、多思考,不畏失败,勇于尝试。在他的带动下,孟令淇的技术水平也突飞猛进。
“师傅,我觉得这台机器应该这样调节……”一次,孟令淇鼓起勇气,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吕二周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欣慰地点点头。就这样,在吕二周的悉心教导下,孟令淇不仅掌握了扎实的操作技能,更学会了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孟令淇已经可以独立操作空调,而吕二周则默默站在幕后,欣慰地看着年轻一代的成长。
虽然吕二周即将离开工作岗位,但那份对技术的热爱、对后辈的关怀,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年轻人的心中,成为他们前行的力量。
岁月悠悠,技艺长青。吕二周用数十年的岁月,诠释了什么是空调守护者。虽然即将告别工作岗位,但他的精神与技艺烙印在每一位年轻人的心中,激励着他们继续前行。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年轻的血液将接过吕二周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守护着这片生产天地,用更加精湛的技术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李宛柯 张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