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新时代的钢铁丝绸之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2-17 15:2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12-17 15: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第10万列中欧班列从重庆团结村中心站发车,这支“钢铁驼队”迎来新的里程碑。(新华社)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两千年前,丝绸之路的繁华光景将西域世界带入了中华大地,上演了一场贸易、文化和文明交流互鉴的美好场景。两千年后,中欧班列汽笛声声,继续续写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新愿景。

钢铁丝路,续写生生不息的奇迹。当古老的丝绸之路逐渐成为历史记忆时,一种新型的跨国运输方式正在悄然改变着欧亚大陆间的物流格局。13年前,在被空运和水运瓜分所剩无几的物流运输环境下,“渝新欧”班列在一片质疑声中开出。各国政策不同造成的过关手续复杂、沿途温差达70℃不利于产品保存等一系列问题横亘在“渝新欧”面前。然而,钢铁丝路传承着丝绸之路生生不息、迎难而上的精神,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提出了一项又一项中国方案。数据显示,国内已铺画时速120公里的图定中欧班列运行线93条,联通125个城市,在国外,中欧班列已通达25个欧洲国家的227个城市以及11个亚洲国家的100余个城市。开行数量翻倍,“带货”能力翻倍,如今,更多价廉、物美、质优的中国“智”造搭乘中欧班列走出国门,让世界看到逐渐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华文明。

钢铁丝路,续写美美与共的传奇。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欧班列的开行早已超越运输本质,它不仅连接起了东西方两大市场,更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中欧班列以高效、稳定、便捷的特点,成功打破了传统海运和空运在时间和成本上的限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陆上通道。现如今,随着中欧班列频繁穿梭于不同国家之间,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也在不断加深。无论是波兰的牛奶制品、德国的精密仪器,还是中国的电子产品、日用百货,都通过这条线路走进了对方的家庭。这种物质交流的背后,是文化认同感的增强和友谊纽带的加固。

中欧班列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它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期待,沿着先辈们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行,谱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篇章。让我们共同见证这条钢铁巨龙如何穿越时空,连接起更加美好的未来。(蒲诗琴、周婷婷、张梦宇)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