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野:“三点”发力谱写平安建设新篇章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2-13 10:4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12-13 10: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以来,河南省新野县施庵镇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警司访+”矛盾纠纷协调化解机制,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多举措打造平安建设平台,全方位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明显上升,全镇呈现出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构建网络,夯实基础,强化防范体系“弱点”

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将全镇24个行政村科学合理划定村网格、组网格、小微网格286个,择优选配网格长24名、网格员263名,探索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和载体,把党组织建在每个网格上,努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优势,常态化开展入户巡查走访,实时掌握治安动态,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上报,将事态控制到最小。

强化科技防范,扎实推进雪亮工程。结合镇情村情,投资100余万元,在全镇各村组主要路口、公共场所、治安复杂区域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138个,与天网工程共同实现了“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社会治安科技化防控目标,镇级监控中心配备专人值班值守,实现重点地带全区域覆盖、监控设施全天候运行,全镇社会治安防控的能力与水平显著提升。

群策群力,扎实做好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单位管控。密切关注舆情动态,主动应对社会治安复杂多变的挑战,特别是净化校园环境,对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治安状况进行集中整治,清理违法摊点,强化校园周边巡逻防控,适时进行交通管制,持之以恒做好“护学岗”。一手抓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一手抓公共安全防控的短板,健全常态化专项打击整治机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源头预防,综合施治,解除矛盾纠纷化解“痛点”

依托“警司访+”矛盾纠纷协调化解机制,进一步优化整合行政、司法机关以及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组织等资源,明晰镇村各部门工作职责,打造“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接待、一揽子化解”全链条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对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事项实行无差别、兜底式受理,调动各方力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及时化解,有效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建立矛盾纠纷周排查制度。镇村两级每周定期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人、化解时限,限期化解。对重点矛盾和纠纷实行领导包案制度,由班子成员牵头、机关干部协同及时靠前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对信案件逐一建档,摸清底子,查明原因。

探索实践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培养、问题在一线解决、服务在一线体现、经验在一线总结的“一线工作法”,做到矛盾解决在当地、问题解决在基层、苗头解决在萌芽状态。全面推进“三官一师一员”(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调解员)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工作,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答疑解惑、纠纷化解,帮助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强化舆论,引导带动,照亮法治宣传教育“盲点”

扎实开展“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农村”“法律进校园”“法律进企业”等多元形式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依托展板宣传、悬挂横幅、宣传资料、集中讲座、乡村广播等线下载体,结合微信公众号发布法治宣传教育推送等线上渠道,常态化、长效化向广大居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切实增强群众法律法规意识、安全防范意识、系统法治观念。聚焦居民群众关心关切的邻里纠纷、土地纠纷、婚姻家庭等急难愁盼,组织专业法律志愿队伍专门深入田间地头、下沉基层一线提供详尽的法律知识讲解和法律咨询服务,做到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

组建平安建设宣传队,依托文艺表演的形式,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禁毒、反邪教、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等内容,编写成三句半、快板、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文艺节目,巡回各村演出,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志愿者法治宣传活动”16场,集中讲座24场,文艺演出8场,投放宣传展板30余块、悬挂标语横幅120条、发放宣传资料3000份、受教育群众达36000人次。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