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一小步,农业一大步。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全程全面机械化是烟草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支撑,探索农机农艺融合成为实现机械化必经之路。
近年来,枣阳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围绕“双减”宜机化生产需求,开启边探索、边验证,有收获、勤改进的枣烟“机艺田服”生产之路。
机械赋能,加速度
走进育苗大棚,一台新型设备成为苗棚的“主角”。过去,育苗播种环节大多依赖人工,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大规模种植的需求。今年,随着全自动播种机的引入和应用,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动化播种机
“这台设备,仅需三名育苗队员就可以快速完成一棚烟苗的播种工作,一个人负责用铲子往机器添加基质,一个人负责把育苗盘整齐放置在前端的轨道槽里,剩下一个人负责补充烟种盒的烟种以及出口移盘。全过程我们只需看着苗盘顺着轨道槽先到基质填装口,再经过滚轮压穴,再经过播种口,即可完成一盘烟苗播种。”烟站技术员郭红涛为育苗队员们细致讲解到。
今年,有了这台“新主角”后,育苗队员不再是一人一个小板凳从白天干到黑夜,仅需在各自工位上有序地忙碌着,伴随着机械运转声,一盘盘点好种的苗盘便从机器里出来,整个环节有条不紊,短短一小时便完成了500余盘的播种,每盘育苗盘中,基质填充均匀平整,烟种在育苗盘孔槽里半数2粒、半数1粒均匀分布。大家伙看着这位“新主角”纷纷流露出赞许的眼光,对今年的好收成也充满了信心。
农机巧改,宜本土
为了使引进的农业机械能够更好地适应本地烟叶种植需求,今年,枣阳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积极组织开展QC创新课题,通过烟叶技术人员、烟农及维修电焊工多次巧妙改装和优化,一台精心打造“烟用”覆膜机便破土而出。
改装传统覆膜机
在改装过程中,枣阳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QC课题小组成员深入田间地头,根据烟叶生产技术标准及土壤状况,结合烟农们提出的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期望的改进方向。对传统的覆膜机进行了精准化设计和定向化改造,通过对覆膜机改装主动力轮解决防滑,实现适配各种田块,到研制刮土开沟犁解决覆膜质量,更换覆土盘解决覆土质量等措施。让覆膜机真正实现了“机艺融合”,穿梭在烟田中大展身手。
提及现在的效果,烟农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改装后的覆膜机,解决了之前破膜率高,漏覆率高的问题,现在一次作业就达标准,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真不错!”
赛马选型,优机型
为推动绿色烘烤,电能热泵烤房成为了各大烟区关注热点,而面对品类丰富的电能烘烤设备,如何挑选出最适合枣阳烟区的电能烘烤设备成为了关键。枣阳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采用 “赛马选型” 模式,优选出性能优良、质量可靠的好设备。
电能烤房烘烤效果对比
在“赛马选型”过程中,枣阳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将六家设备成熟可靠的候选机型集中在一起进行作业测试。通过对同一地块的烟叶各部位的烟叶烘烤质量效果比较,技术人员详细记录了每台机器的负载烘烤效率、烘烤关键温度稳定性、烘烤烟叶质量、烘烤成本等多个测试指标,并组织专家和种植户进行现场观摩和评估。
“经过多轮次的比试和综合评价后,我们将对一到两款在各项性能指标上表现突出的设备,进一步开展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动态跟踪管理,优选最适宜枣阳烟区的电能烘烤设备。” 吴店烟站站长邱俊介绍到。
机械化是农业的出路,也是稳定烟叶产业的基础。下一步,枣阳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将继续深入落实烟草农业机械化相关要求,整合农机设备、优化农艺体系,为烟叶生产装上“科技马达”,为烟农从传统“会种烟”向现代化 “慧种烟”的转变加速赋能,激活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绘就现代烟草农业新图景。(陈泳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