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历城区全福街道聚焦“红色动能集聚区”建设,围绕“全民幸福是幸福”的宗旨,全域深化“幸福全福”党建品牌,以党的建设贯穿、保障、引领基层治理,突出围绕“幸福学苑”“幸福法则”“幸福圈域”三大主线课题,推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基层治理事务杂、难题矛盾多、治理难度大,因此,打造一支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抓牢人才这一关键力量,方能处理好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为此,全福街道创新“党员+干部”大教育格局,建立建强“幸福学苑”,为基层治理队伍提供赋能平台。淬炼党员干部“硬本领”。街道依托党校,南全福社区、名辉豪庭社区历城红途教学点等阵地,高质量办好“砺社学堂”,以“点单式”培训提高精准度。严格落实“抓学习、强调研、促整改”要求,以“先进”带“后进”,开展党务干部培训4期,基层党务工作水平全面提升。探索梯队建设“新模式”。全链式建强街道人才队伍,党工委副书记带队,开展社区全覆盖调研,与社区工作者进行“一对一”面谈,建立后备人才库。探索实施社区“两委”“三年成长规划”,按照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两委”成员、专职社工四大群体进行梯队培养,在头雁书记中选配“成长导师”,精准把脉施策。聚焦治理效能“新跃升”。健全“社区‘两委’—网格长—楼长单元长—党员中心户”基层治理队伍,以相声小品大赛、基层治理辩论赛、项目比武等创新形式开展“社区擂台大比武”4期,多维度提高社区干部综合素质和基层治理效能。
今年以来,全福街道聚力打造“幸福全福”党建品牌,用好用活“幸福法则”,实现组织引领、资源盘活、优化服务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组织引领“做加法”。以街道“幸福全福”党建品牌为主线,丰富15个社区“一社一品”内涵,结合“五类场景”提升“N”个服务项目的覆盖面和精准度,构筑“1+15+N”党建品牌矩阵,创新“全域幸福”治理格局。以“评星定级”工作为抓手,聚焦“机关规范、社区提升、新兴领域突破”,开展机关与社区党组织联建,努力破解党建活动形式单一、品牌影响力弱等问题。资源盘活“做乘法”。强化与省住建厅、省农科院等“双报到”单位、辖区院校的对接共建,开展“科技引领美好生活”系列活动,20余家科研院所与街道共建,在社区开展饮食新观念讲座、农残检测、文明养宠、窗台绿植等广受居民欢迎的活动,切实提升服务效能。汇总辖区各类资源,组建“全福能人团”,探索社区嵌入式服务,举办睦邻市集10期,实现街域资源流通、社区服务升级。服务距离“做减法”。常态化开展“党员亮身份”“网格志愿服务项目认领”活动,深化网格善治“四个一”建设,让小网格兜起民生实事。探索“社区营造”下的治理新路径,征集居民需求开展社区夜校,以资源置换服务,实现精细服务与自我造血的深度融合。
街道聚焦新就业群体党员、流动党员等重点群体,充分发挥荣盛商圈综合党委辐射带动作用,创新创优“幸福圈域”,推动辖区新兴领域党建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协商共联,培养两新组织“责任感”。依托“民情茶堂”等议事平台,定期组织社区、商圈企业、物业召开联席会议,聚焦党的建设、治理难点等进行协商研讨,建立更新资源、需求、服务“三张清单”,将服务做到前头、矛盾化在前端。服务共治,激发社会群体“参与感”。进一步调动“移动网格员”“经济网格员”“青春网格员”“三员”力量,开展直播辅导、安全培训、暖心服务,解锁“青年夜校”、“解码新国风”主题游园会等服务场景,构建多元、硬核服务保障网。结对共建,增强流动党员“归属感”。建立2处“流动党员之家”,成立“流动党员志愿服务队”,完善“1+N”结对帮带机制,落实流动党员摸排联系、学习教育、服务管理、作用发挥“四项动作”,探索“寻、育、管、用”四字诀,推动流动党员管理提质增效。
编辑:rwz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