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唱响襄烟物流“知音”情

“1234”唱响襄烟物流“知音”情

来源:鲁网 2024-11-26 16: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物流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深切关怀辖区零售客户,建立健全“1234”服务工作机制,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以优质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建设“一个品牌”

为凸显襄阳烟草的物流服务特色,物流中心积极创建“知音物流”服务品牌,把客户当做知心人,用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搭建客我连心桥,并与客户携手共进、一起成长,唱响高山流水的“知音”之情。

物流中心发布《卷烟送货服务规范》,规范配送服务的流程步骤、态度礼节、细节管理等内容,为送货服务明要求、定规范,夯实“知音物流”服务品牌之基。

同时,开设“知音物流”微信公众号,发挥“知音”服务的“指引”作用,为客户实时提供订单配送状态、订单签收状态等物流信息,并设置送货服务星级评价环节,实现配送信息“云”上知、配送服务“云”上评,尽心尽力为客户经营提供便利,筑牢“知音物流”的平台支撑。

打造“两支队伍”

近年来,物流中心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打造知音物流“先锋队伍”。物流人员扎实开展党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树立主动奉献、担当作为的价值取向,不断推动配送服务更好更优;同时,搭建“党建+物流”经验交流平台,促进先进经验在各配送车组间传播推广,形成“在干中学、在学中练”的良好氛围,并以“最美物流人”评比活动为抓手,树立物流服务的先进榜样,推动工作质效不断提升。

图为:物流中心组织全体人员开展警示教育大会情景

在打造“先锋队伍”的同时,物流中心还积极锻造“廉洁队伍”。通过宣扬廉洁文化,梳理配送服务环节中的廉洁风险防控点,开展针对性的警示教育,发布送货工作“负面清单”,约束配送服务中的“小微权利”,让配送人员树立以廉立身、以廉促行的良好作风,通过作风转变促进服务能力提升,塑造襄阳烟草“知音物流”良好队伍形象。

坚守“三个承诺”

物流中心深入挖掘“知音物流”的品牌内涵,打造“准时达”“诺必达”“智优达”三款个性化服务产品,提升客户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准时达”:目标客户为辖区所有零售户。物流中心根据季节性波动,弹性设置每个客户不同时期的送货到达时间,并对客户提前告知,方便客户灵活安排时间接货,不耽误经营时间,真正做到处处为客户着想。

“诺必达”:目标客户为山区偏远零售户。物流中心承诺送货到户、送货到门口,让客户消除“距离焦虑”,不论远近,都能享受到“知音物流”的品质服务。

图为:物流中心送货员雪天坚持“诺必达”配送到户情景

“智优达”:目标客户为大型连锁门店零售户,提供高附加增值服务。如针对中石油、中石化及连锁商超此类客户,配送人员为其提供纸质的订单小票,方便客户将卷烟订单入账留存及数据核查,为经营管理提供便利。

除此之外,襄阳烟草自2022年7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实行“T+1”配送模式,即订单下达后第二天就配送到位,让客户真正感受到“知音物流”又快又好的服务。

念好“四字口诀”

困难客户始终是配送服务的重点关怀对象,物流中心有针对性地提出“四字口诀”,为困难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暖心服务,解决客户实际困难。

“立”,为每位困难客户建立专项档案,详细掌握身体不便、老年人留守、家境贫困等类型的困难客户信息,记录客户的生活状况和经营状态,标明客户的真实需求和合理诉求,为更好地开展一对一服务奠定基础。

“助”,组建“红色知音志愿服务队”,并细化若干小分队,每组小分队以“多对一”形式,对困难客户进行对口帮扶。针对身体不便或老年客户,服务队帮助其做卫生、摆货架、擦柜台;针对家境贫困的客户,服务队开展慰问活动,送去慰问物资,体现烟草关怀。

图为:物流中心党员干部慰问困难客户情景

“零”,按照常规要求,送货车组须将客户的卷烟送达至距离客户门店50米以内的地点,而针对身体不便或老年客户,送货车组缩短距离,开启“零距离”服务模式,帮助客户搬至店内指定位置,真正做到不让客户多走一步路、不让客户搬一包烟。

“访”,成立回访专班,物流中心通过查看“知音物流”公众号平台的服务评价数据、电话沟通、上门询问三种形式,定期开展困难客户的帮扶回访工作,收集配送服务过程中的建议和意见,便于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质效。

未来,襄阳烟草物流中心将继续坚持客户为本,进一步优化服务举措,强化服务体验,提升服务温度,用细节打动人、以品质赢口碑,唱响襄烟物流“知音”情。(秦月、王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