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聚力,中老铁路变“通关流量”为“发展增量”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11-12 15: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中老铁路老挝段发送旅客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4.4%,其中国际旅客列车发送10.82万人次,同比增长165.8%,旅客分别来自101个国家和地区。《新华每日电讯》

从四季如春的昆明到风光绮丽的万象,一条玉带蜿蜒盘旋在丛山峻岭间,将中国与老挝的友谊紧紧系在一起。中老铁路多维聚力、蓄势提能,为出入境游客打造了一条快捷、畅通的“绿色通道”。

实行免签,出行更加便利。针对中国旅游团免签政策的落地,为游客提供了更方便的出入境渠道,进一步激发国内民众的出境游热情,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回头客”增多,将持续利好跨境游市场的恢复,拉动老挝相关产业链发展,增亮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底色,也为两国间合作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优化服务,压缩通关时间。老中铁路相关部门协作联动,科学预测通关流量和高峰时段,精准安排运力服务,有效应对客流变化,根据乘客数量及时“扩容”,提高出行效率,让旅客在中老边境实现“无障碍”通关。同时,“队伍建设”与“程序优化”双管齐下,精简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打造优质通关办理服务,显著缩短旅客的等待时间,减少旅途中的不便与疲惫,为每位旅客提供便捷、省心的通关体验,

深化交流,刺激旅游市场。通过铁路连接,中国和老挝的旅游资源得以相互衔接,形成了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线路。今年以来,文化旅游产业多面发力,不断提升出入境游客满意度,释放旅游消费潜力,一步步打破中老边境经济发展“瓶颈”,实现人流、物流畅通,促进中国与老挝之间民间互动和文化对话,推动双向旅游,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为系牢中老两国间友谊纽带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今,承载着中老两国友谊与发展的列车穿梭不停,旅客出行更舒心,经济发展更有信心。中国对外开放亮点不断刷新,为进一步扩大国际“朋友圈”发挥积极作用。(周露玲、金圣东、高源苹)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