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活”起来 新乡博物馆上“新”了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2024-11-08 15:11
2024-11-08 15: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任娜 通讯员 张洁

在新乡市博物馆也能享受紫禁城的“黑科技”了。

5月17日上午,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新乡市博物馆迎来了一份“厚重”的礼物。当天,由河南百合特种光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合光电”)研发的光电高科技产品空中悬浮三维成像设备将在此投入使用。

据介绍,该设备利用目前新型的裸眼3D悬浮成像技术,让大家不借助任何工具就可得到极具冲击力的3D视觉体验,也让一些珍贵文物得以以“3D分身”的形式走出展柜橱窗,变得可远观也可近赏,还额外增加了趣味性。

百合光电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相比,此款设备在图像大小、光学镜片尺寸、设备联动等方面还进行了功能优化。

记者了解到,“黑科技”的背后,是该企业掌握了高精度的光学元件加工技术,实现了微米级别光刻光源系统的国产化量产,产品品质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此次捐赠的空中悬浮成像显示设备,对文物、遗产和文字进行系统整理,以数字化、智能化打造博物馆文物展示新形态,实现文化资源艺术的衍生,这是文物+科技‘跨界’携手的关键一步,更彰显了企业心系社会的使命情怀。”新乡市红旗区区委书记刘宏锋表示,近年来,红旗区大力实施智慧岛、创新岛、金融岛“三岛”同构,科创动能持续增强,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增势强劲,今年一季度,光电信息产业同比增长达29.7%。作为新乡市主城区、核心区,红旗区将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企业、社会、博物馆合作平台,大力支持新乡本土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

眼下,该区还将聚焦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发挥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和创新优势,加强跨学科、跨领域业务联系,推动文物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千家万户,为保护文物、延续文脉、繁荣文化提供科技支撑,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让文化“燃起来”“潮起来”,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新乡实践中讲好出彩文化故事。

据悉,新乡市博物馆和红旗区百合光电还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文物活化实验室”,以现代科技赋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用数字化、智能化让群众增进历史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提高新乡市博物馆的亲和力、吸引力、美誉度,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和来新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