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智慧工地”开启项目建设“加速度”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10-23 13: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自207国道襄阳宜城段维修项目入选2024年国家公路现代养护工程试点以来,宜城市以“智慧工地”建设为抓手,持续加强道路施工领域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第一时间看见“违章”、听到“噪音”、嗅到“隐患”,以科技创新助力公路养护提质增效。

10月22日,在207国道襄阳宜城段维修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压路机、摊铺机等机械设备来回穿梭,沥青路面摊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只见压路机和摊铺机顶端的显示屏上,多个数据指标正在不断跳跃,实时采集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信息,然后及时传递到系统平台,由第三方公司进行实时监控。

“在这个项目中,创新使用了路面施工质量管理平台,就是利用互联网架构的传感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实时采集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包括原材检测、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完工后检测等环节,通过通信模块实时上传到至中心服务器,并利用高精度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与现场桩号对应,实时调整施工偏差,确保施工的安全精准可控。”湖北经天路桥有限公司技术人员邹林华介绍说。

邹林华表示,连日来,项目施工队伍白天抢进度、赶工期,机械设备也是“马不停蹄”地运转,所以技术人员只能利用晚上机器停工的时间,为机械设备加装LED显示屏、车载平板电脑、传感器等,以“科技赋能”为项目“保驾护航”。

207国道襄阳宜城段维修项目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现代养护工程的试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推广并应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和工艺,打造出襄阳市首个国道维修“智慧工地”。项目建设中推广应用的“四新技术”,在材料控制、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以及施工环境治理等多个方面均发挥了显著作用。

宜城市公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建设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应用了探地雷达检测、桥梁光纤光栅轻量化检测、恶劣天气智慧管控、智慧工地质量管控等智慧系统,大规模采用泡沫沥青冷再生、热熔复合改性沥青纤维碎石封层、NRP无车辙铺装、大粒径水稳碎石基层、PR高模量扛疲劳混凝土等新工艺新技术,确保了项目建设智慧、绿色、高效推进。

据了解,G207襄阳段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轴7廊8通道”路段之一,也是省内连接“襄阳都市圈”和“宜荆荆”的重要通道。G207襄阳宜城段维修项目起于宜城市小河镇明正村,止于宜城市孔湾镇台子岗村,全长27.549公里,总投资约1.4亿元。今年8月开工以来,已完成近20公里,预计11月底将全面完工。(图片/李锋 刘毅 孙露)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