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就巴东三峡新画卷,一日千里共绘繁荣图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10-22 11: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渝万高铁全线首座瓦斯隧道——刘家湾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全线隧道施工进入攻坚阶段。目前渝万高铁全线隧道施工已完成56.6%,桥梁施工完成67.4%,路基工程完成62.3%。(光明网)

在时代的浪潮中,交通是连接梦想的桥梁,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劲动力。渝万高铁将山城重庆与三峡库区腹地万州紧密相连,不仅极大缩短了地理上的距离,更为沿线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一小时”通勤圈再上新,渝万沿线发展势头更盛。渝万高铁正线全长25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通车后,重庆主城至万州铁路运行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以内,极大地促进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沿线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而重庆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其辐射力和带动力将通过渝万高铁进一步放大,带动万州及周边地区加快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此外,渝万高铁串起了长寿湖、双桂堂、白帝城等37处景点,高铁开通后,“快意驰骋巫山云,一日看尽巴山景”的旅游体验将成为常态,这无疑进一步带动沿线地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区域一体建设蒸蒸日上。渝万高铁将与西渝高铁、成达万高铁等线路实现互联互通。届时,渝万高铁将把重庆的涪陵、万州与四川的泸州、宜宾无缝衔接,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密织成网,创建“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产业带发展”通道经济模式,这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此外,渝万高铁还更进一步拉近了成渝城市群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便于吸引更多的投资,促进人才流动与技术交流,有助于形成更加紧密的城市间合作机制。

联结“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步伐稳步推进。渝万高铁的建设将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动发展提供重要的交通支撑。重庆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通过构建四通八达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汇聚全球要素资源,牵起全球“命运纽带”。渝万高铁将进一步增强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功能,促进沿线地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往来,加强与长江经济带的联动。这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转移过剩产能,虹吸创新要素,实现沿线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还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渝万高铁将巴东三峡的壮丽景色与沿线发展的美好愿景紧密相连,共同绘就了一幅新时代的美好画卷。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渝万高铁将成为一条带动区域经济腾飞的黄金走廊,为成渝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注入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严泽蕾、黄圯)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