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国之大者 践行金融使命 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

胸怀国之大者 践行金融使命 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

来源:鲁网 2024-10-09 15: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辉煌时刻,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金融领域的重要一员,主动化“国之大者”为“行之要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和金融使命,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兴业力量。

一、党建引领,凝心铸魂

分行始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强化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突出问题导向,落实发展责任,持续提升分行向心力和凝聚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升政治站位。分行党委始终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监管部门和总行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同时,持续落实发展责任,2024年着力把握内蒙古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闯新路、进中游”的历史机遇,明确提出“闯新路、争上游”的发展目标,实施呼市同城机构振兴工程、支持鄂尔多斯分行加快发展、细化落实总行“大抓零售”鲜明导向等重点举措,为分行及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二是强化理论武装。持续健全分行党委“第一议题”、教育培训“第一主题”、青年干部理论学习“第一任务”机制,截至2024年9末累计开展各级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36次、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168场次及开展讲授专题党课43次,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与党纪知识答题活动、开展廉政微党课42次、组织党员干部300余人次参加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集中辅导,并组织党员干部60余人赴呼和浩特第一监狱进行警示教育参观。

三是夯实党建基础。突出“一支部一特色”品牌建设,评选“五星党支部”1个、“四星党支部”1个、“三星党支部”2个,通过示范带动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此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党员先锋岗”评选活动,评选“党员先锋岗”14人,通过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创新党建业务融合模式,强化“红色合伙人”党建共建,截至2024年9月末与各类对公客户开展联合党建20余次,推动形成党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赢的新局面。

二、不忘初心,服务实体

分行筹建于2009年9月,2010年2月10日正式对外营业,是兴业银行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省级管理行,是自治区第5家入驻的股份制银行。自开业以来,分行深入践行“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始终不忘兴业银行“为金融改革探索路子,为经济建设多做贡献”的初心与使命,始终坚持以服务自治区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分行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区各界兴业银行客户的信任与支持下,与自治区“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同频共振、相伴成长,并依托总部金融集团全牌照优势,坚持“商行+投行”并重、“区域+行业”并进、“融资+融智”并举,整合境内外金融资源,持续注入金融活水,以高质量金融服务自治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累计筹融资规模超7300亿元,累计上缴利税超27亿元。截至2024年8月末,分行下辖包头、鄂尔多斯、赤峰3家二级分行,38家分支机构,现有员工996人,业务范围覆盖全区12盟市,分行各项存款余额(银监口径)813.57亿元,较上年增长61.55亿元,存款规模已连续八年稳居自治区股份制同业首位;分行各项贷款余额619.64亿元,较上年增长79.29亿元,贷款规模已连续六年稳居自治区股份制同业首位;服务实体企业超2.3万户,服务个人客户超215万人。

三、牢记嘱托,砥砺奋进

分行一体推进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五篇大文章”、自治区“五大任务”“六个工程”以及总行“五大新赛道”融合发展,立足自治区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坚持走“区域+行业”特色经营之路,在金融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挺进“主战场”、争当“主力军”。

(一)服务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

分行始终坚持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并重。一是助力自治区新能源发展。近三年分行累计为风电光伏发电和装备制造项目投放贷款超过110亿元,并根据区域产业布局实际情况,向矿热炉、坩埚、储能、电力施工等新能源产业链不断延伸。同时,分行深化绿色银团项目合作,强化构建绿色金融朋友圈。2024年3月,分行牵头5家金融机构落地阿特斯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新能源产业园一期银团贷款项目,是近年来呼和浩特在新材料领域引进实施的规模最大、种类最全、技术工艺最先进的产业项目。二是助力自治区传统能源发展。近三年分行累计向煤炭行业投放贷款近200亿元,并积极践行全集团“全绿”转型目标,助力传统能源企业的清洁转型。例如2024年6月分行牵头落地宝丰煤制烯烃现代煤化工项目银团贷款,银团总规模135亿元,该项目也是2024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点项目,该笔贷款主要环节嵌入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从而规范项目的ESG全流程管理。

(二)服务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分行通过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有效服务“乡村振兴”。截至2024年8月末,分行涉农贷款余额182.02亿元,较年初增长20.96亿元,增幅13%。一是助力支持乳业振兴。通过“兴牧贷”系列先押后贷创新产品,持续加大优质牧场的信贷支持;优化“兴速贷(畜牧业专属)”“经营兴闪贷-牧场专属”线上产品设计,提升优质中小社会化牧场金融服务能力,近年来,分行已累计为45个牧场投放贷款12.48亿元。此外,2024年7月分行落地核心乳企超短期融资券105亿元,是全市场单笔发行规模最大的民企非金债券,也是自治区单只发行规模最大的信用债券,对于助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二是着力服务农批市场。目前已准入农批市场10家,为市场内108户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提供授信支持,累计发放贷款金额1.1亿元。同时,积极助力呼和浩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为呼和浩特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牵头批复银团贷款9亿元,目前已经投放1.34亿元;完成万惠农批市场智慧批发系统对接上线。此外,分行积极优化网点布局,在打造科技特色专业支行的同时,在新城区保和少镇恼包村筹建支行,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类特色支行。三是全力做好驻村帮扶。驻村帮扶工作是我国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也是国家及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分行党委本着“选家乡人、念家乡情、办家乡事”的原则,选拔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兴安盟科旗右翼前旗大石寨镇前锋村驻村第一书记。两年来,分行党委以驻村第一书记为桥梁和纽带,有效推进前锋村民生改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工作,人均收入较驻村前增加7350元,村集体收入较驻村前增加6.5万元,现已全面完成了前锋村各项工作任务,目前,正在推动科尔沁镇远景村对口帮扶工作。

(三)服务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绿色是自治区的底色,也是兴业银行的特色。分行聚焦“双碳”目标,深化绿色金融服务,坚持创新驱动,主动服务自治区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持续优化绿色金融供给,争做“当地绿色金融领头羊”。一是持续深化总对总绿色金融合作,推动绿色金融全面发展。2021年4月,总行与自治区政府签订《深化绿色金融合作 共同守护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战略合作协议》。自签约以来,分行紧密围绕总行“打造一流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提供商”的愿景,运用集团化、多层次、综合性的绿色金融产品为自治区绿色经济转型提供融资服务。截至2024年8月末,签约以来分行已累计投放各类绿色融资超408亿元,履约率82%,主要投向新能源、高碳转型、煤炭清洁利用、生态环境、绿色交通领域等。二是创新引领绿色业务发展,服务双碳战略深入推进。围绕内蒙古资源集聚效应和转型低碳发展机遇,今年以来,分行进一步聚焦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及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在新能源、余热余压利用、超低排放改造以及园区循环化改造等降碳领域新发放各类绿色融资近90亿元。特别是针对高碳行业的绿色升级需要提供转型金融支持,例如落地了钢铁行业CCPP项目、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铁合金尾气循环利用等项目。三是加强实践创新,提供融资融智多元服务。近年来,分行在实现绿色金融业务稳步增长的同时,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全面加强绿色金融创新和服务质效,实现了多项创新突破,例如落地全区首笔“节水贷”业务、全国首单CCUS领域项目、全国首单钢铁行业“碳中和”债券等。同时,持续发挥绿色金融先发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地方绿色金融相关政策研究和体系建设工作。如2024年1月份,分行助力包头市林草局成功召开林业碳汇试点市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创新推出林草数字碳票质押融资业务;2024年4月份,分行与鄂尔多斯市政府签署碳达峰试点城市战略合作协议,成为该市碳达峰试点工作主要合作银行之一。

(四)服务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

分行在做好自身风险管控工作的同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助力自治区保民生、稳就业、稳经济。一是助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民营经济是创造就业的“主力军”,是稳定就业的“压舱石”。分行设立民营经济部,印发《贯彻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行动方案》,2024年6月在“2024内蒙古民营企业100强发布会”上,与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联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以此助力民企稳经济、百姓稳就业。截至2024年8月末,分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56.8亿元,较年初新增83.55亿元、增幅48.23%,贷款增量、增幅均创历史新高,服务民营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二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围绕自治区“科技兴蒙”“科技突围工程”,持续强化重点领域科技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8月末,分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234.76亿元,较年初增长45.53亿元,其中:中小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29.34亿元,较年初增长15.91亿元。一方面,用好用足兴业银行“技术流”评价体系,在客户准入、授权管理等方面实行差异化政策,让“技术流”真正转化为“资金流”。另一方面,通过“金融特派员”工作机制,服务中小科创企业攀高向新,建立与政府机构、投资机构等科创“朋友圈”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持续提升科技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三是助力增进民生福祉。分行将普惠金融作为政治任务和转型发展方向,主动提升政治站位,践行政治责任,将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工作纳入分行党委议事日程,列入“一把手”工程。通过近四年的快速发展,分行普惠贷款规模由2020年末的5.16亿元增长至2024年8月末的31.8亿元,余额占股份制同业的20%,较年初新增5.24亿元,增量占股份制同业的45%。此外,老有所养已成为家国大事,发展养老金融正当其时。分行深入开展“网点厅堂”配置升级、完善“特殊群体”网点应急服务、延伸“敬老社区”服务3项重点工作,并将个人养老金作为养老金融产品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持续完善和优化网点柜面、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相关模块功能。截至2024年8月末,分行已累计为6.54万个人客户提供个人养老金账户服务。同时,以数字金融赋能便民缴费金融服务。在教育行业,为7家高校及58家幼儿园免费提供收费管理系统。在医疗行业,为自治区内12家医院投入智慧医疗项目。在公共事业领域,通过与9户重点供水、供电、供热、广电类客户开展收费业务业合作,持续提供便捷缴费服务。

(五)服务国家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

分行结合区位优势,成立口岸业务专项工作组,持续聚焦口岸金融,近两年来联合甘其毛都口岸管委会、呼和浩特及鄂尔多斯综保区等,开展10余次座谈会,共同研究探讨口岸设施及智能化改造、口岸外贸企业发展等议题,制定专项服务方案,为口岸建设及腹地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截至2024年8月末,分行依托总行数字化转型赋能跨境金融,通过国际业务平台“兴业管家单证通”,累计为140余户涉外企业提供全流程跨境结算服务,涉及金额19.3亿美元。2024年落地自治区首笔外贸企业名录登记业务;首次被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授予“跨境人民币业务先进单位”称号;运用推广资本项目数字化服务,通过数字化赋能便利化,有效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同时,分行积极参加“第二届国家向北开放经贸商洽会 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智库论坛2024年会”,为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业务介绍及产品解决方案,展现了分行服务自治区实体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责任与担当。

初心如磐,使命如炬。新征程上,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与地方经济同向而行,深入践行金融使命,在争创自身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同时,以高质量金融服务为自治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更多的兴业力量。(党委书记、行长 王强)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