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新华区检察院:检察公益诉讼 打赢 “湿地保卫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9-30 17:3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9-30 17: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区检察院吗?白龟湖花山半岛附近水面绿色水草过于茂盛了,怀疑可能是水体富营化……”

白龟湖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区西南部,面积约70平方公里,是河南省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一直以来,她都以母亲的柔情滋润着鹰城,守护着鹰城。然而,一通来自政协委员的线索电话让新华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组警惕起来。

白龟湖湿地是平顶山的“城市之肺”,一旦出现水体富营养化,不仅会使水体水质下降,造成鱼类大量死亡,而且富营养化水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人畜长期饮用含量超标的水后,会中毒致病。

水质究竟是不是富营养化?针对这一问题,新华区检察院立即组成“公益诉讼检察+技术信息辅助”办案团队,一连几天用无人机航拍、实地勘查白龟湖湿地等方式,发现新城区与湛河区交界处,存在污水流入白龟山水库的情况。

办案团队迅速通过省检察院“益心为公”平台联系河南农业大学水资源环境专家说明情况,邀请专家对污染水域水质进行抽检化验,并将化验结果录入该院与新城区交通、住建、水利、环保等行政机关共同建立的“公益保护数据库”。最终,依法查明了白龟湖存在生态受损的事实。

事实已确定,源头治理才是重中之重!白龟湖横跨两区一县,流域面积大,污染情况复杂,两级检察院与相关行政部门就白龟湖水体富营养化、鱼类减少等问题多次磋商,针对白龟湖生态受损现状,拟定了分步治理的工作计划。2022年4月,沿湖污水收集泵站投入使用,居民区的生活污水经此并入城市污水管网。次年5月,湖内使用的210艘民用燃油渔船全部改装为无污染的电动装备,8艘大型行政执法船更换为电力驱动并加装了防污染设备,水质有了明显改观。

水质好了,鱼儿肥了,可是,一些新的情况出现了。每年的3月到9月是白龟湖的禁渔期,公益诉讼干警在巡湖中发现多处水域出现迷魂阵、抬网和地笼等非法捕鱼工具。为保护白龟湖的渔业资源,新华区检察院果断出手,向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对白龟湖非法捕鱼的行为进行查处,并对白龟湖的渔业资源进行恢复。各相关单位根据检察机关制发的检察建议书、磋商意见书积极行动,并邀请检察机关参与行政机关的执法,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抓获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分子并移交公安机关,有效维护了禁渔期间白龟湖的渔业秩序。

“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人,凡是破环生态环境的,必须追责,并且要一追到底,不能让法律制度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针对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被告人,该院组织召开听证会。在认真听取了侦查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多方代表的意见后,决定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被告人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利用人工增殖放流,向白龟湖投放有益于净化水质的优质鱼苗一万余尾。持续的增殖放流,不仅补充和恢复白龟湖生物资源的群体,也持续改善水质和水域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不断有珍稀鸟类到此落户。天气晴好的日子,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引来无数摄影爱好者拍照打卡。

然而,为了达到最佳拍摄效果,有的人竟频频使用无人机对鸟类进行驱赶,对鸟类的繁衍生息造成危害。针对此类情况,该院干警走访了白龟湖湖畔的爱鸟公益组织,在听取鸟类学专家的权威意见后,向对白龟湖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依法发出检察建议。通过召开联席会,决定由4家行政机关牵头,组织200余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每天定时在湖畔鸟类栖息地向市民发放免费的环保鸟粮,同时对违法使用无人机驱赶鸟类的行为进行劝阻和制止。据平顶山市林业部门官方统计,目前白龟湖湿地保护区共发现记录到鸟类15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种。

湿地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多亏了新华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团队多年来持续不懈的监督和付出,才有了今天花繁鸟多水清树密的白龟湖。”近年来,新华区检察院共办理涉白龟湖生态环境保护类公益诉讼案件46件,真正做到了“水陆空”全方位立体保护,以检察公益诉讼的力量打响、打赢这场“湿地保卫战”。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