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维护社会持续稳定,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以来,大安街道坚持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治理格局为目标,强化党建引领,推动治理创新,持续提升平安大安街道建设工作质效。
高位谋划部署,组织领导到位。年初组织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专题听取过去一年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深入分析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和不足,认真研究解决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推进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及时调整平安大安街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落实社区书记基层社会治理第一责任,补充社区基层社会治理专职人员力量;建立健全“政法牵头、条块结合、部门联动、信息共享、治理共推”的基层社会治理协作推进机制,推动思想认识再深化、工作举措再细化、协调力度再加大。落实经费保障,将综治中心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等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统一管理、统筹使用。
健全治理体系,责任落实到位。修订完善社区年终绩效考核办法,提高社会综合治理考核单项分值占比,构建完善“职责清晰、考核科学、奖惩分明、务实管用”的社会综合治理责任体系;建立健全“社区党委+小区临时党支部+网格+志愿者队伍+业委会”五方协同机制,研究解决社会综合治理,尤其是“开放式”老旧小区管理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探索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全面落实“1+5+N+1”工作措施,做实“一社一品”党建品牌促推基层治理质效提升。推行“党建+社会治理”“五治融合”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模式,优化服务平台,推动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快速收集、快速研究、快速分解、快速处置、快速反馈。
落实常态排查,矛盾化解到位。全面落实“一社区两辅警”工作,常态化组织社区民警(辅警)、综治专干、网格员、志愿者、“红袖章”等开展巡查巡防,将综治力量放在“前沿阵地”,切实织密织牢治安防控网。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效落实矛盾纠纷“一日一排查、一周一研判、一月一汇总”排查调处机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推动实现矛盾纠纷“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三调一问”工作机制,落实社区干部网格分片负责责任,严格实行矛盾纠纷“网格初调、社区又调、街道再调”工作模式,对三级调解仍然不能化解的矛盾纠纷问计于法庭或引导诉讼处理。
注重科技赋能,综合管理到位。构建完善“天上、地下、中心、部门”社会治理网络体系,落实街道社区“综治中心+网格”标准化建设,视频资源全部接入区“指挥中心”,综治视联网实现区上、街道、社区三级全面贯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探索推行“党建+网格+联防组+N”党建微网格社会治理模式,提升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工作质效。建立健全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管理机制及各职能部门事件处理高效管理机制,推动矛盾纠纷等“快调查、快调处”。积极践行“新班子要树新形象,新担当要有新作为”,深入推进“平安社区”“平安小区”“平安家庭”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持续营造平安创建浓厚氛围。
持续扫黑除恶,工作统筹到位。以学习贯彻落实《反有组织犯罪法》为契机,建立健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黑恶势力日常排查机制,组织社区综治专干、网格员联合社区民警,开展全覆盖、全链条、无死角的黑恶势力可疑线索排查;落实推进“以打促治、以治促变”,集中组织龙井派出所(社区)民警、综治办、社区综治专干等相关人员,开展对欺行霸市、地方保护、金融放贷、教育领域等集中打击整治,震慑辖区内违法犯罪行为,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转变;统筹推进行业乱象“铁腕”整治,严厉打击扰乱经济社会秩序各种违法活动,持续推动行业乱象整顿全覆盖、治安乱源整治全覆盖、社会治安防控全覆盖。
(柳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