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朴玄:情感与艺术的无限探索

来源:鲁网    2024-09-13 12:00
来源: 鲁网
2024-09-13 12: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图 “Overgrown” 《蔓生》,36英⼨x 48英⼨,数字绘画,2022年)

周朴玄(Puxuan  Zhou)  是一位现居纽约的当代艺术家,他对艺术有着极大的热情,这也对他的人生和对艺术界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艺术旅程中,他探索了人类的情感和关系,并将其作为重要主题。周朴玄将传统的素描和绘画技巧与现代媒介相结合,创作出独特而有意义的作品。他的艺术融合了文化和艺术演变的故事,反映了他对人的内心世界、人际关系和社会复杂而深刻的理解。

(图 “Nightmare” 《噩梦》,36英⼨x 48英⼨,数字绘画,2022年)

周朴玄从业多年,运用素描、水粉画、水彩画、丙烯画和油画,并将它们与传统技法相结合。这些技巧是他进行更多实验性探索的基石。在获得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的美术学士学位(Bachelor of Fine  Art)后,周朴玄继续探索艺术中自我表达的新空间。他的艺术方法将传统美术原理与现代创新融为一体。在最新的展览中,周朴玄展示了他新颖的创作手法,包括3D建模(3D  modeling)、泡沫和玻璃纤维雕塑(Foam and fiber glass sculptures)、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数字绘画(Digital drawing and painting)、紫外线打印”(Ultraviolet  Printing)金属印刷(Metal printing)和拼贴画  (Collages)。他沉浸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拓展了自己的艺术领域,平衡了东方影响与西方当代实践。周朴玄通过不拘一格地使用各种媒介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叙事,突破了传统艺术表达的界限。

周朴玄最近的一个展览“宿主”(Host)就是他通过艺术表达复杂情感和人际关系的经典范例。此次展览在纽约  iidrr  画廊展出,展出了周朴玄二十一件最新的代表性作品。通过他的个人经历,结合他对宿主和共生体之间微妙关系和模糊界限的理解,他创造性地使用木炭和碳石墨来获得深沉的笔触和纹理。不难看出,周朴玄的作品非常个人化,灵感来源于他的情感经历和个人关系。周朴玄说:

“人类为什么如此特别?每个人的情感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什么可以取代它。宿主有自我保护机制,而寄生虫则分为不同类型的共生体,共生体与宿主的关系取决于寄生虫的生存方式和宿主对共生体的接受程度。”

周朴玄此次展览的灵感来自多种艺术形式,他受到艺术家本·沙恩(Ben  Shahn)、埃贡·席勒(Egon Schiele)、H.R.吉格尔(Hans Ruedi Giger)和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影响,而此次展览则受到电影《异形》的影响。作品《我的内心空间》(My Inner Space)  是“宿主”展览中展示的一幅数字绘画,通过构图和美学表达情感,用人体和姿势来反映人与社会的共生和相互依存关系。展览邀请观众探索这些隐藏的情绪和动态,同时提醒、探索和反思共存和依赖的本质。

(图 “My Inner Space” 《我的内心空间》,36英⼨x 48英⼨,数字绘画,2024年)

在展览“有机生物”  ( Organic Beings  )中,周朴玄将传统美术根基与当代艺术元素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语言。在这次艺术展“有机生物”中,他的作品横跨多种媒介,包括3D建模、虚拟现实、数字绘画、金属印刷和拼贴。正是这种多元化的创作方式让他在纽约的艺术界中脱颖而出,展现出他在技术创新和艺术表达上的突破。在创作“有机生物”展览的作品时,他的创作过程源于内心的深刻反思以及多年来对新社会和物质环境的搬迁和剧烈适应。当周朴玄进入创作状态时,他的情绪自由流动,这种思维流动真正展现了他作为当代艺术家的本质。这种艺术创作之美是独特的、有机的,人类情感的独特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有机生物”展览应有尽有,3D打印雕塑、虚拟现实空间、数字绘画、巨大的尺度和厚重的质感,都真实地展现了人类情感的真诚面孔和脆弱性。

周朴玄的艺术之旅反映了全球化时代艺术创作的演变。他不断探索科技与传统艺术的交汇,突破创意艺术方向的界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艺术行业也在不断变化。艺术家需要在多元文化背景和充满活力的市场中创作。周朴玄的作品将给观众带来深刻的反思和独特的艺术体验,展现出当今时代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的艺术天赋,也强调了他表达人类精神、情感与艺术之间联系的深厚热情。接下来,周朴玄的作品将在2024年10月在加州洛杉矶Wonzimer画廊举行的“隐藏的叙述”(  Hidden Naratives )展览中展出。

(图 “Tearing Portrait” 《流泪的肖像》,36英⼨x 48英⼨,数字绘画,2024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