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9月12日电(记者 赵磊)9月12日,以"推动北斗规模应用 赋能产业新质发展"为主题的2024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三届年会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的院士、专家及企事业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北斗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之道,探讨北斗规模化应用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景与路径。大会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在致辞中表示,北斗系统是我国重大空间基础设施,对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都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目前北斗系统在轨服务卫星数量达48颗,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功能性能优异,为北斗规模化应用、产业化发展及全球服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当前,北斗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加速融入交通、能源、通信、金融、水利、自然资源等核心基础设施,助力各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形成了深度应用、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产生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未来,随着北斗与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创新,将催生更多的数字化应用新场景,创造出更多的智能化服务新产品、新模式。北斗时空服务也将进入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强大推动力。因此,北斗将对各行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起到强大的赋能作用。"于贤成表示。
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在致辞中介绍,武汉是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是中部地区最大的北斗产业集聚地,并奖北斗产业列为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之一。2023年武汉北斗产业规模达560亿元、增长 40%,集聚关联企业302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上市企业5家、全国地理信息百强企业4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未来,武汉将以更大力度构筑一流产业集群。锚定到2025年培育和引进北斗产业领域企业1000家、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的"双千"目标,着力培育北斗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增北斗领域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100家,北斗通导遥卫星研发、设计及制造产能达到240颗,北斗终端设备制造产能规模达到百万台以上,设计及应用北斗芯片达到千万颗以上。
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吴海洋在讲话中指出,自然资源部积极推进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全面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大力促进导航与位置服务发展。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成分别作《低轨导航增强关键技术》及《卫星巨型星座与未来导航的思考》的报告。
开幕式上,大会隆重表彰了2024年度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奖,并现场颁发了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奖白金奖、金奖,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唐超在会上做推介,介绍经开区北斗产业发展情况以及良好的招商政策和营商环境,并与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常务副会长赵继成代表双方单位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加强相关领域合作,推动北斗在武汉经开区的规模应用与产业发展。
此外,武汉经开区代表还在现场与来自全国的16家北斗领域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据了解,大会还将发布《2024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并设置了高端论坛、十余场分论坛、新产品发布、项目展示对接、"北斗之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