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青铁路:从“险峻天堑”斩出“发展通途”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9-09 10: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30日,新建四川成都至青海西宁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以下简称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开通运营。(人民网)

川青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它如同一条钢铁巨龙,穿越崇山峻岭,横跨高原峡谷,将四川与青海紧密相连。这不仅是一条连接两地的交通线路,更是铁路建设、乡村振兴和绿色生态等领域协同发展的典范,它承载着无数人的期待与梦想,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天堑”化为了带动沿线发展的“阳关大道”。

川青铁路,一条树立标杆工程的“高原天梯”。川青铁路位于中国地貌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交界处,相对高差在1000米以上,且路线11次穿越活动断裂带,修建难度和安全风险均居国内首位。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严峻的自然环境,建设者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展现了中国铁路建设的不屈奋斗精神。在建设过程中,技术团队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例如智能化建造技术、高精度测量技术等有效提升了工程质量和效率。同时,川青铁路还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包括大变形主动控制技术、激发极化(TIP)超前探水法等,为未来铁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这条凝聚汗水与智慧的“高原天梯”势必为日后铁路建设树立新的标杆水平。

川青铁路,一条促进乡村振兴的“黄金纽带”。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及交通不便等因素,川西北地区面临着发展困境。川青铁路开通后,成都到九寨沟、黄龙、三星堆等旅游地时间将大幅缩短,游客游玩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实现了质的飞跃,川西北特色农产品、矿产资源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游客随着铁路穿山越岭,将川西北的大美景色沿途尽收眼底,而川西北的高山牦牛肉、虫草等原生态食材,锂、铍等稀贵金属都将搭乘这条“顺风车”走出大山,“人畅其行,物畅其流”的未来已指日可待。冰川雪山必将变成金山银山,带动川西北地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川青铁路,一条实现和谐共生的“绿色天路”。川青铁路沿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物多样性丰富,如何在铁路建设的同时保护好这一片绿水青山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建设者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设计中尽量“以桥代路”以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优化线路设计设立野生动物通道确保生物迁徙不受影响,以及采用低噪音、低污染的施工设备和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此外,施工团队在施工完成后还进行了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原有的自然风貌。川青铁路将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不仅体现了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更为全球铁路建设提供了绿色发展的新思路。

银龙驰天府,通途入雪域。川青铁路将广袤的西部大地紧紧相连,为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放眼未来,这条承载着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的通道,必将为西部地区铺就一条通往繁华的康庄大道。(严泽蕾)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