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阳市文峰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立足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围绕安全生产、国有财产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护民生”四个领域,聚焦党委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切,创新思路举措,在法律监督理念、体系、机制、能力现代化建设中持续推进公益诉讼检察现代化。
标准组建公益诉讼办案中心,夯实办案基石
为适应公益诉讼检察业务进入新发展阶段,切实担负起“公共利益代表”的神圣职责,安阳市文峰区人民检察院率先在全省成立公益诉讼办案中心,并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统筹推进。深化人才力量整合。整合具有“四大检察”、侦查工作经验的业务骨干,选派优秀青年干警、选调生及特邀检察官助理融入办案中心。优化硬件设施统合。设置专门的公益诉讼办案区,打造公益诉讼检察数智平台,引进无人机等现代化办案工具。依托信息化大数据赋能、完善一体化管理、加强实质化运行,打造集“人员调配、案件管理、办案指挥”于一体的高标准办案中心。强化党建业务融合。牢牢把握“检察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的属性定位,成立公益诉讼办案中心党支部,突出党建引领,坚持抓党建和抓业务有机融合,让公益诉讼工作有灵魂、有方向、有目标。
高要求推进公益诉讼办案质效,助推高质量发展
安阳市文峰区人民检察院坚持将传统重点法定领域作为“基本盘”牢牢把稳,聚焦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进一步守护美好生活,着眼生态环境治理,主动融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办理一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案件。聚焦食品药品安全领域,进一步保障群众舌尖安全。针对外卖骑手未办理健康证或健康证超期仍从事配送的情况,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规范和治理外卖骑手行业食品安全问题。聚焦国有财产保护领域,进一步保护公共利益。追缴拖欠的城市配套费,严防公职人员带薪服刑,追缴残疾人保障金,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聚焦安全生产领域,进一步服务保障大局。持续深挖安全生产领域问题,依托自主研发消防登高面公益诉讼监督模型,排查问题小区并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模型被省院推广使用,向最高检提供办案指引。以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举措做实、做透,实现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持续提升办案质效。同时聚焦社会关切,找准重要切入点,释放办案新动能,积极稳妥拓展,有重点分层次做大做强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高站位落实“公益诉讼+数字检察”,强化数字赋能
安阳市文峰区人民检察院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公益诉讼检察科技赋能机制,着力推动大数据和科技手段在办案中的深度运用,以更加智能化、集成化的办案模式,实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整体提质增效。坚持数字理念,数据赋能点亮监督成果。利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挖掘基层治理中的普遍性、规律性问题,自主研发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模型11个,高质效办理一批公益诉讼检察案件。通过在办案中树立数字监督思维,将案件信息转化为数字思维,以数字思维拓展大数据法律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树牢系统思维,模型衍生拓宽监督路径。数字检察十六字方针中强调“数据整合”,而“数据整合”的关键在于数据之间纵向联系,也就是运用数据时要形成系统思维,向内深挖数据潜能。结合办案实际,由一个数据模型衍生出另一个模型,推动构建模型不仅“结果”,更要“开花”。强化一体履职,凝聚合力优化监督质效。围绕公益诉讼一体化办案的突出优势,提升办案质效。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的行政部门存在的“以罚代管”等现象,向行政检察部门移交线索,而办理的带薪服刑系列案件所需生效裁判被告人名单,刑事案件判决书被告人信息,则由本院刑检部门配合提供。上下联动,贯通纵向一体联动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