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整理与宣传退役海军战士感人故事实践活动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整理与宣传退役海军战士感人故事实践活动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9-05 10: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4年7月10日至8月10日,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整理与宣传退役海军战士守护祖国万里海疆感人故事实践队联合青岛市军休服务中心开展了“海军岁月,英雄风采”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采访、实践获得的材料为主要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整理采访文稿、制作线上展馆等方式对退役海军战士的事迹进行宣传,旨在弘扬海军战士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图为采访纪实 李佳益 供图

一对一采访,深度挖掘海军战士守疆故事

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实践队前往青岛市军休服务中心金湖路、延吉路、善化路、同和路等4个院区一对一采访了退役海军战士11人,收集视频图片材 料500多G,累计通勤里程1200多公里。通过退役海军战士的亲身讲述,实践队收集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他们当中有科技强军的筑梦者陈兆林,矢志不渝的军旅教员与义工先锋的李长河,飞出大山赴海疆、成就深蓝军旅梦的徐吉华,练精医治本领、精神薪火相传的薛佩莲,四十载军旅行,岗位多变、初心如一的种道闽等等。这些故事跨越了几十年的光阴,体现了海军军人保卫国家海疆、建设强大海军的奋斗历程。今天的和平与安宁,离不开一代代军人的默默奉献。每一位老兵的故事,都是一段珍贵的历史记忆,值得被铭记和传承。

笔触还原瞬间,真实讲述海军战士守疆岁月

实践队形成11篇文稿,内容涵盖了退役海军战士在守护祖国万里海疆过程中的种种感人瞬间。为使更多人能够了解并传承他们不怕困难、英勇奋斗的精神,实践队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嗨 大工程”公众号上开辟“退役海军战士故事集”专栏,以文字为媒介,向广大读者生动再现了这些退役海军战士的家国情怀与无畏精神。

插画再现记忆,生动再现海军战士守疆时刻

实践队运用插画这种视觉艺术形式深入描绘了退役海军战士的人物形象。插画根据采访获得的资料进行设计,以绘制特定场景为主,同时用与退役海军战士经历有关的事物进行点缀,力求每一幅作品都能够准确地表达出退役海军战士的感人事迹和坚韧品格。以世界上义工服务时间最长的老人——海军潜艇学院教师李长河为例,在绘制他的插画过程中,团队选择了他做义工时间最长的青岛市图书馆作为主背景,同时结合潜艇、浪花、证书、志愿者茶花(山茶花的一种)等元素,通过这种设计更全面地刻画出李长河“一生学习、一生奉献”的人物形象。

图为李长河插画。甘知艳 供图

打造线上展馆,沉浸学习海军战士守疆事迹

除借助公众号、视频号等方式进行宣传外,实践队在采访和实践获得的资料基础上,通过建模和编程的方式,结合影像、音效等多种元素打造了直观、生动的线上展馆,将退役海军战士的英勇事迹和奉献精神集中呈现,进行广泛宣传。游览者通过沉浸式观看学习,了解退役海军战士守护祖国万里海疆感人故事,激发其爱国热情。

图为线上展馆内部示意图。李兆盐 供图

延伸教育半径,全面传承弘扬海军精神内核

实践队依托实践成果,积极打造红色资源教育平台。将整理出的退役海军战士守护祖国万里海疆感人故事与班会、主题团日相结合,鼓励同学们围绕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展开热烈讨论,引导大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践行海军军人不怕困难、勇于奋斗的精神。接下来,实践队将会继续完善线上展馆建设,进一步延伸教育半径,将优秀海军故事等红色教育资源在西部地区传播,不断探索理想信念教育开展的新途径。

图为实践队员在进行班会宣讲。吴俊辰 供图

(通讯员 陈浩然)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